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本網原創

新春走基層 丨丹東東港:小草莓裡的“苦頭”和“甜頭”

邱宇哲
2023年01月22日08:52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2003年春節,25歲的馬廷東不打算繼續在北京修空調了,回到丹東老家,鑽進了草莓的大棚。

2023年春節,45歲的馬廷東看著一排排紅透了的草莓滴溜溜地挂在秧上,心裡也是紅彤彤的。

紅顏草莓。東港市委宣傳部供圖

苦頭:“沒有種地的命”

20年前,馬廷東覺得種草莓簡單的很,不過是把秧苗插進地裡而已。他想都沒想就每畝200多元的價格租了45畝地。“我看別人都是這麼做的,感覺挺簡單!沒想到會吃那麼多苦頭。”開往草莓園的路上,馬廷東笑著說。

結果不出所料,秧苗死傷嚴重,一年到頭,在北京掙的4萬塊錢都賠了進去。“苗選的就不對,干啥都得交點學費。”馬廷東說。

東港市赤榆村地處北緯39度農作物生長黃金帶,為草莓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受訪者供圖

第二年的馬廷東不光研究技術,在買苗的時候仔細辨別,左挑右選,可算把看中的秧苗插進了地裡。三個月過去,草莓熟了。

面朝秧苗背朝天,興奮的馬廷東和採摘工人們在草莓園裡忙碌著。一場突然的暴雨從天而至,連續下了好幾個日夜。風雨中,馬廷東緊急搶摘成熟的草莓,但地勢低窪,雨水已經淹沒膝蓋,紅透了的草莓沉進水裡。

這場歷史罕見的暴雨讓馬廷東在親戚那借的8萬,又賠光了。親戚對馬廷東說:“你沒有那種地的命,回去該干嘛就干嘛吧!”

甜頭:“咱家馬上就有錢了”

第三年的馬廷東重拾信心,找了一塊地勢高的地,彌補去年的“心理陰影”。這三年的草莓種植經驗都濃縮在了這一批秧苗上,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年,馬廷東賺了15萬,把欠的錢都補上了。

馬廷東覺得,規模越大,掙得越多。他又租了158畝地,幻想著以后的美好日子,馬廷東對媳婦說:“咱家馬上就有錢了。”這一年,是2005年。

馬廷東(左)觀察草莓秧苗長勢。受訪者供圖

又過一年,紅透了的草莓讓馬廷東嘗到了甜頭,他又租了450畝地,都種上草莓。馬廷東說:“那年波蘭草莓豐收,出口的訂單受擠壓沒有往年那麼多,我的草莓2毛錢一斤,都沒人要。”200多萬都賠了進去,他拍著腦門,懊悔不已。

迷茫的馬廷東檢討自己沒有國際視野,隻圖擴張是遠遠不夠的。2008年,馬廷東成立了東港市赤榆村聖野漿果專業合作社,將種植大戶們聯合起來,把草莓出口訂單的定價話語權牢牢握在手裡。

也在這一年,馬廷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建起了大棚,種起了反季節草莓。“反季節草莓在冬天上市,口感甜,賣相好,在水果圈裡沒有對手。”馬廷東舉著一顆草莓說。

馬廷東和他的紅顏草莓。受訪者供圖

雖然建一個佔地2畝的大棚需要10萬元,但是第一年產出的草莓就能賣10萬元。大棚當年回本,等到第二年,腰包就會鼓起來。而同等面積的露天草莓利潤隻能賣到3000元。這筆賬,馬廷東算得很清楚。

赤榆村聖野漿果專業合作社的草莓大棚。受訪者供圖

從2011年開始,露天草莓逐漸淘汰,日光大棚拔地而起。草莓大棚模擬草莓生長所需要的溫度、濕度和光照,強制給草莓“倒時差”。

如同馬廷東想的那樣,反季節草莓上市后供不應求,基本賣到每公斤100元左右,大幅提高了種植戶的收入。

草莓大棚就像載滿收獲的船,踏浪而來。截至目前,馬廷東擁有草莓大棚11棟,草莓栽植面積180畝。此外,還有藍莓種植土地600畝、軟棗獼猴桃120畝,年產值960萬元。

在東港市赤榆村聖野漿果專業合作社,擁有栽植面積3000畝,草莓大棚1300棟。剛剛過去的2022年,疫情沒有影響人們對紅顏草莓的喜愛,合作社年銷售額達到5200萬元。

採摘工人們在分揀車間忙碌著。受訪者供圖

過去20年,很多像馬廷東這樣的草莓種植戶,經歷了從嘗遍苦頭到嘗盡甜頭的創業歷程。截至目前,東港市草莓佔地面積發展到20.1萬畝,年總產量31.6萬噸。全市近10萬戶農民從事草莓生產,許多種植戶都成了百萬元戶。馬廷東說:“最明顯的,就是村裡的家家戶戶都開上了小汽車,都在城裡有樓房。”

東港草莓已經成為一張閃耀的城市名片,藏在草莓的甜意裡,送到千裡之外的尋常百姓家。

丹東東港市。東港市委宣傳部供圖

2019年,“東港草莓”入選“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2021年遼寧省品牌價值顯示,“東港草莓”品牌價值326.91億元。東港市草莓產業已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緊密而完整的產業化鏈條。

“接下來,合作社要保質量、求產量,擴大電商規模,把鮮果賣出國。”馬廷東說起這些話時,已然沒有了空調維修工的影子。

(責編:王斯文、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