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一張藍圖繪到底 咬定目標不放鬆

——廣大黨員干部暢談學習貫徹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王敏娜 徐鐵英
2022年12月28日08:56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張藍圖繪到底 咬定目標不放鬆

剛剛閉幕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認真總結今年遼寧省經濟工作,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迅速在全省各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這次會議是在遼寧全面振興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路徑、注入了信心。全省上下務必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會議精神,將會議提出的各項具體任務和務實舉措落到實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實現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

省發展改革委表示,將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上來,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提高站位、提檔進位,聚焦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狠抓項目投資,抓緊謀劃建設一批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產業項目,全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在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中當先鋒、打頭陣,一步一個腳印把習近平總書記為遼寧擘畫的全面振興藍圖變為現實。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積極爭取國家級創新平台落戶遼寧,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這為省科技廳當前和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省科技廳黨員干部表示,遼寧省正在高標准建設遼寧實驗室,高水平建設沈陽渾南科技城、大連英歌石科學城,高能級建設各類創新平台,實現遼寧在國家實驗室和大科學裝置方面零的突破。堅持創新生態、創新平台、創新人才“三位一體”推進,為出人才、出成果提供基礎性支撐。在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同時,加快引進拔尖創新人才。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認真貫徹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召開明年全省一季度工業“開門紅”調度會議,積極落實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全省工業戰線將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持續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建設三個萬億級產業基地,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成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貢獻力量。

省公安廳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廣大黨員干部表示,要堅決扛起“首要之責”護穩定,扛穩扛牢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政治責任,努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堅決樹牢“憂患意識”防風險,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堅決發揮“打擊職能”保安全,嚴打破壞市場秩序、擾亂企業經營犯罪,努力營造安定有序的發展環境﹔堅決打造“最優服務”促發展,研究健全中小微市場主體保護機制,及時回應、有效解決企業訴求意見,體現公安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

省財政廳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工作。全廳上下一致認為,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部署上來,認真研究謀劃明年工作思路和舉措,確保會議提出的各項具體任務在財政系統落實落地。全省財政系統將按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求,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全力以赴支持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基層“三保”工作,持之以恆防范化解風險,堅定不移保障基本民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展現更大的擔當和作為。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生態保護、環境建設、生產制造、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以更高標准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力推動美麗遼寧建設,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干部學習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大家一致表示,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等,讓住建系統工作思路更清晰、目標更明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持續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合理安排各類住房供應。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扎實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老舊管網改造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態環境修復,做好城鎮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置、口袋公園建設等,不斷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省交通運輸廳明年將突出抓好暢聯遼寧工程建設,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在穩增長、促投資、惠民生上的先行作用。實施高速公路聯網加密工程,繼續推進京哈改擴建、本桓、凌綏三條高速建設,阜奈高速加快建成通車。實施干線公路提質升級和農村公路暢通工程,加大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改造力度,全面啟動美麗農村路建設,實施公路網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實施鐵路通道加密工程,加快推進沈白高鐵和沈丹鐵路桃仙機場段外遷工程建設步伐。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大連恆力石化配套碼頭、營口港LNG接收站配套碼頭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

省農業農村廳廣大黨員干部一致表示,要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作為全國糧食主產省,近年來遼寧省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平均單產繼續保持全國前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遼寧貢獻。下一步,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認真貫徹省委部署,敢擔當、善作為、察實情,繼續加強政策資金支持,調動生產積極性,穩定播種面積﹔繼續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關鍵措施,提升生產水平﹔科學有效組織好今冬明春農業生產,提早謀劃春耕春播,及早做好化肥、農藥物資需求調度,爭取再次奪取糧食豐收。

省商務廳全體黨員干部一致表示,將結合自身職能,深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在促進消費提質擴容、提升對外開放能級、精准招商引資、擴大外貿進出口等方面協同發力。堅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搶抓元旦、春節等重要消費時點,全力激發消費活力。統籌貿易投資通道平台建設,提升各類開放平台能級,加快暢通東北海陸大通道,推動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准“軟聯通”。強力推動招商引資,為全省項目集聚奠定堅實基礎。實施“外貿穩量提質年”,努力擴大外貿進出口。

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專題學習傳達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廳黨組成員認真交流學習體會和貫徹落實思路,謀劃2023年重點工作。大家一致認為,要深刻領會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學明白、想明白、干明白,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現實緊迫感,錨定黨的二十大對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緊盯“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規劃目標任務,以擔當奮進、干事創業的新氣象,積極投身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奮力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和旅游產業復蘇振興攻堅戰。

省衛生健康委第一時間學習貫徹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學深學透會議精神,在保障全省人民健康上體現更大擔當和作為。穩妥有序推進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各項措施,立足於“保健康、防重症”,加強發熱門診、急診和重症醫學能力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體系能力建設,加強農村疫情防控能力建設,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統籌做好衛生健康各項重點工作,加強健康遼寧建設,大力推進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深入推進分級診療,全面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推動建設中醫藥強省,加強重點人群健康保障,加快提升數字健康、智慧醫療工作水平,努力在提高人民健康生活品質上達到新水平。

省審計廳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抓住關鍵、直擊痛點,圍繞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等重點工作落實、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開展審計監督,找准審計服務遼寧如期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的著力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始終把揭示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根本,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密切關注財政資金分配、重大投資決策、國有資產處置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為確保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發揮審計服務保障作用。

省國資委干部職工紛紛表示,要深入貫徹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不改革就沒有出路的魄力和首戰即決戰的決心,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集團層面混改,健全市場化體制機制﹔不斷強化央地合作,筑牢延長產業鏈供應鏈,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推進戰略性重組整合,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全省統計系統引起熱議,大家一致表示,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充分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大統計制度方法改革創新力度,扎實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著力做好統計數據生產、發布和解讀工作,有效引導社會預期,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展現統計擔當、作出更大貢獻。

省工商聯表示,將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廣泛調研、精准建言,營造尊重企業家、尊重創業者的濃厚氛圍,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加強法治服務民企“五項機制”建設,打造“政法委服務企業直通車”“紀委監委服務營商環境直通車”“萬所聯萬會”等服務品牌,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提升科技、金融、資本、企業“四個撮合”服務效能,推動民企聚焦主業、苦練內功,提升創新活力和市場創造力,促進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為加快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貢獻更大力量。(記者 趙婷婷 劉 璐 孔愛群 孫大衛 劉 樂 唐佳麗 趙 靜 李 越 董翰博 王笑梅 王敏娜 徐鐵英)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