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煤電之城”競逐綠色轉型賽道

在阜新城鄉,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項目隨處可見。朱學著 攝
核心提示
由黑變綠,阜新這座傳統能源城市發力深耕新能源產業,悄然間,城市面貌、產業格局為之一變。
今年9月,阜新市將創建全國能源綜合創新示范市列為“八大攻堅戰”之一,市級領導挂帥出征,阜新市發改委牽頭組建工作專班強力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捷報頻傳,凱歌頻奏。
“新能源+”模式全面實踐
11月9日,嘉寓集團阜新高效光伏組件生產基地竣工投產。嘉寓集團是阜新市重點招商引資企業,一期投資的“光熱+”生產線已於2020年底投產。此次投產的是二期項目,是東北地區自動化程度、技術水平、轉換效率均一流的超級組件工廠。
看著車間裡忙碌的生產場面,嘉寓集團東北區域總經理葛小磊感慨萬千:“基地能夠順利投產,工作專班功不可沒。他們多次到企業走訪調研,積極搭建對接平台,終於促成嘉寓集團與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混改合作。”
在短短3個月內,兩家公司強強聯合,項目快速落地,盤活了生產基地,填補了光伏裝備制造產業鏈的空白,可謂“一舉三得”。
嘉寓集團是工作專班全力以赴為企業排憂解難、助推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陽光電源等一批高端裝備制造項目破土動工,130萬千瓦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設如火如荼,61個新能源本地消納項目進入重點項目庫,“新能源+工業”“新能源+農業”“新能源+城建交通”等模式全面實踐……在打造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綜合創新示范基地的新征程上,阜新亮點紛呈,信心滿懷。
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
攻堅,爭分奪秒。發展,隻爭朝夕。12月7日晚10時,國網阜新供電公司豐田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項目工地的點點燈光才漸漸熄滅。項目經理王心賀照例在現場巡視一圈,“太陽一露頭就開工,深夜才收工。3月份開工以來,施工大軍天天挑燈夜戰。”
豐田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將匯集來自阜新地區平安地、天海、豐田、阜光、西六家子5個風場的電力,借助新建的“堅強電網”,為我省及周邊地區源源不斷輸送綠色清潔能源。
無論是群山之巔、湖泊之畔,還是採煤沉陷區、科爾沁沙地,到處可見隨風舞動的風車,追光逐日的光伏板。今年秋收,彰武縣后新秋鎮“光伏+生態”項目試驗區的大豆喜獲豐收。看著顆粒飽滿的大豆,省農科院駐彰武專家團隊首席專家趙立仁說,板上發電、板下修復、板間種植,“光伏鎖沙”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沙化土地高效治理提供了全新思路。
在海州露天礦垂直深度350米的坑底,鑽機將一根根岩芯從地下提取出來,旋即被送往北京的實驗室進行化驗分析,為抽水蓄能電站設計、建造提供基礎數據。阜新市統籌推進海州露天礦及周邊52平方公裡的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力促曾經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變身抽水蓄能電站,完成從黑到綠、變廢為寶的嬗變。
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11月17日,第三屆遼洽會首日。在阜新市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中科宇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風電整機裝備、遠景能源智能風機葉片制造、中國船舶集團風電裝備一體化制造等投資體量大、技術水平高、牽動能力強的新能源項目引人矚目。
中科宇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慶安認為,阜新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營商環境良好,這是頭部企業紛至沓來的主因。
阜新以國家鬆遼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為契機,打造我省最大的新能源發電基地、裝備制造基地和消納基地。確定這一遠大目標,阜新是有底氣的。截至目前,阜新新能源裝機總量、發電量佔全省總量的兩成,雙雙居全省首位。依托資源優勢,阜新培育、引進了大金重工、遠景能源、嘉寓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推動產業向上下游延伸,形成產業矩陣。
攻堅戰在繼續,挑燈夜戰也在繼續。在充沛的干勁之中,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能源優勢不斷向經濟優勢、產業優勢、發展優勢轉變,阜新這座昔日的“煤電之城”正全力奔跑在綠色轉型的賽道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