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經濟民生

錦州:修路橋建公園拉開城市發展“骨架”

崔 治
2022年11月24日08:10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修路橋建公園拉開城市發展“骨架”

東湖森林公園已成為錦州市民重要的休閑娛樂場所,日均客流量達6萬人次以上。圖片由記者崔治攝

竣工通車的東湖大橋橫跨小凌河南北。

百股河濱河路的通車打通了城北旅游帶交通路網。

核心提示

東湖大橋建成通車、“兩路一街”全面竣工、各類公園星羅棋布……近年來,隨著“三河三山、兩環一帶”戰略的逐步實施,錦州城市基礎設施加速完善,城市“骨架”漸次拉開,城市檔次日益提升,城市環境愈加宜居,有力地帶動了錦州市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筑橋

東湖大橋飛架小凌河南北

城市蝶變,交通先行。

“東湖大橋正式通車!”11月16日,伴隨著一聲號令,如雲卷般的彩帶在蔚藍的天空中舒展開來,為東湖大橋的成功建成增添了喜慶的顏色。遠遠望去,東湖大橋如盤旋在小凌河上的巨龍,似晴空中橫跨天際的連廊,讓人贊嘆不已。“大橋終於通車了,大家心裡老高興了,為咱們大錦州的大踏步發展點贊!”市民劉喜柱望著大橋興奮地說,“錦州又有了一座跨河大橋、南北通道,作為受益者,我真打心眼裡開心。”

作為錦州市重大的民生建設項目,東湖大橋於2020年8月17日開工建設,今年11月16日竣工通車,歷時821天。工程項目北起廣州街與南京路交叉口,向南橫跨小凌河、濱河路,與規劃中的南廣路相接,由北岸接線工程、廣州街跨小凌河特大橋(主橋)及南岸接線工程三部分組成,全長1786米,主橋長353米,雙向六車道,主塔高81.9米,採用單塔雙索面自錨式懸索橋。

東湖大橋的順利建成通車,對錦州市發展意義非凡,不但有效改善了小凌河兩岸交通壓力和擁堵現狀,完善城區路網,改變市區交通格局,而且促進兩河(女兒河、小凌河)南岸區域發展和城市經濟發展,形成錦州市地標性建筑,是錦州市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南北大通道,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如今,東湖大橋已經成為錦州又一地標性建筑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修路

“兩路一街”激活城北旅游帶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和“骨架”,承載著城市發展的夢想。

今年11月16日,百股河濱河路、二道河濱河路、士英北街“兩路一街”竣工通車,錦州打開了城北旅游帶交通路網新天地。11月23日,家住古塔區錦城四月天小區的市民周子易高興地對記者說:“我們小區門前就是鬆坡路,以前往南想去哪兒可以直達,往北就得繞道。現在好了,開通了士英北街,往北不僅可以非常近地直達錦州北站,還可以連通百股河濱河路、大外環北環等新老道路,出行無比通暢。而且,我們周邊乃至整個城北地區的商業、旅游等也會因交通的便利而迎來發展‘黃金期’。”

百股河、二道河兩條濱河路的開通,使附近的企業受益匪淺,位於百股河北岸范屯橋旁的錦州華興光飾機械有限公司就是其一。公司計劃部部長李佳臨激動之情溢於言表:“百股河濱河路的開通對我們來說真是太方便了!現在,我們每月都有產品需要運送到外地先行檢驗,從濱河路就能直達雙羊高速路口,節省了很多時間,也降低了很多成本。”

繞城公路是今年錦州全力建設的重點工程,公路規劃分為東環、南環、西環、北環四部分,項目總投資約24.35億元,規劃全長55.8公裡,其中新建裡程44.8公裡,利用既有道路6公裡,利用國道京撫線5公裡,主要技術等級為一級公路,路面寬度22米。目前,北環已完成路基填筑8.5公裡,南環路基填筑6.7公裡。繞城公路建成后,可實現車輛繞城行駛,有效分流過境交通,形成一條高鐵、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緊密結合的立體骨架通道和完整的交通線路,有利於促進錦州市大交通以及沿線的快速發展,對於帶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明年,錦州市將重點實施廣州街向南打通、女兒河濱河路向西延伸工程,拓展路網覆蓋范圍﹔完成繞城公路的南環、西環、北環建設工程,與二道河濱河路形成“閉環”。同時,錦州市還要對鬆坡路進行大修改造,實現大貨車不進城,為改善城北地區整體環境、打造交通物流樞紐奠定堅實基礎。

建園

家門口賞景提升市民幸福感

城市“骨架”拉開了,城市肌體還需要“衣著”來裝點。

近年來,一座座公園、一片片綠地如雨后春筍般落地生根,小凌河水重新恢復了碧綠,天淨、水清、樹綠的城市環境越來越讓市民們感到驕傲。

2015年,隨著“兩河治理”的開展,一座沿小凌河北岸而建、全長十余公裡、貫穿城區的超大型帶狀公園——東湖森林公園呈現在市民眼前。改造建設東湖森林公園的過程中,錦州市在原生樹木植被的基礎上,又新種植了各類喬木、灌木、模紋、草坪、花卉和水生植物,整個公園放眼望去都是綠色。現在,遠近居民紛至沓來,東湖森林公園日均客流量可達6萬人次以上。

2016年,南山開始了它從一座萬畝荒山到一個生機盎然的旅游之地的華麗轉變。南山公園修復項目道路工程總長約10公裡,登山徑、景石、木棧道、游廊等景觀工程總面積約90萬平方米,綠化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走進南山公園,沿登山棧道慢行,路兩邊的薰衣草、金雞菊點綴其間,京桃樹、五角楓等樹木隨處可見。來到山頂的罕王殿觀景平台,舉目遠眺,一幅繁榮的都市景觀畫映入眼帘。

2021年,女兒河文化公園建成開放,公園以文化藝術生活體驗為宗旨,通過藝術塑造城市辨識度,並為市民提供完美的休閑方式,不僅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實力,更增強了城市的歸屬感和凝聚力,與文化中心一體,成為錦州市南部新區的標志性區域和展現新時代錦州城市形象的窗口,為錦州城市建設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

為了給群眾建設更多更便捷的公共休閑娛樂場所,錦州市從2021年開始規劃建設14處口袋公園,計劃建設總面積38848平方米,目前11處已經建設完成。正在建設中的錦州西湖濕地公園,由水利防洪工程、橡膠壩和景觀綠化工程三部分組成,建成后將更好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未來,錦州計劃再新增一處大型體育文化公園、多處口袋公園和城市綠地,為群眾提供更多更便捷的休閑娛樂場所,讓市民能夠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