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文化教育

《千裡遼河千裡夢》盡展遼河新聲

趙乃林
2022年11月11日09:01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千裡遼河千裡夢》盡展遼河新聲

  11月5日晚,遼寧歌劇院創排的大型交響音詩《傾聽遼河》在沈陽上演,在這部作品中的歌曲《千裡遼河千裡夢》唱響那一刻,很多觀眾的眼裡閃現著淚光。

  這首新時代振奮人心的遼河頌歌,刻畫了遼河兒女勤勞勇敢堅韌不拔的品質性格,吹響了遼河兒女奮進新時代的號角。

  不是主題歌勝似主題歌

  《千裡遼河千裡夢》是《傾聽遼河》中唯一的一首女聲獨唱作品。它在結尾合唱《大潮》之前的壓軸位置,也是整部作品進入高潮之前的抒情。

  “山悠悠,水悠悠,千裡遼河入海流,一路多少興與衰,兩岸幾度春與秋,人間滄桑隨波去,時代新風逐浪走,天高海闊大潮夢,揚帆正是好時候……”歌詞畫面感豐富,又不乏動人細節,從恢宏場景過渡到細膩情感,如詩一般,直抵人心。

  對於這首歌曲所呈現的意境,詞作者吳善翎介紹,交響音詩是用由源頭到入海、由遠古到未來的時空交錯手法來結構的,經歷歲月滄桑時代巨變,長河千裡終歸大海,到演唱《千裡遼河千裡夢》之時,正是遼河流到了河口,在匯入大海之前駐足回望,看到的是遼河兩岸惠風和暢、百業興旺、城鄉繁榮、山河巨變的蓬勃氣象,滿懷喜悅之情引吭放歌,祝福遼河兒女在新時代廣闊天地中,為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激流勇進再展雄風。

  曲作者王猛用悠遠深情的旋律為歌詞譜曲,從低吟淺唱娓娓道來,到自由舒展激昂高亢,層次豐富又以深情一以貫之。特別是重復旋律對情感的強化,韻致綿邈,情深意切。

  交響音詩《傾聽遼河》有4個樂章、9首歌曲,每首歌曲都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和藝術風格,所以不存在主題歌之說。但在詞曲作者看來,《千裡遼河千裡夢》以寬廣的藝術視野,謳歌光榮而曲折的昨天,贊美新時代的今天,放眼美好的明天,既有歷史回顧,又有地域特色。優美的旋律,詩意的歌詞,表達了對母親河的深情,抒發出對新時代的滿懷豪情,確實概括了主題,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稱之為不是主題歌的“主題歌”。

  “山鄉贊小康,街市霓虹稠,古城展新貌,百業競風流……”千裡遼河演繹著新時代的強勁脈動,遼寧歌劇院獨唱演員韋錚以其特有的清澈高亢嗓音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將這首歌曲演唱得蕩氣回腸。

  “四手聯彈”傾情演繹遼河

  遼河是遼寧人民的母親河,也是遼寧文藝創作的主題。

  在幾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吳善翎和王猛都曾多次到過遼河、寫過遼河。省音協曾組織詞曲作者聚焦遼河,舉辦專題講座,深入實地體驗生活,讓他們從歷史、地理、人文、風情等多個側面對遼河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積累了創作素材。他們聯手創作、由曾靜演唱的《遼河情》《放歌大遼河》等歌曲,在省內傳唱。“但是,我們都覺得言猶未盡、情猶未了,希望有一首大型作品來表達遼寧人民對母親河的深情厚誼,抒發我們對這條大河的熱愛與思考。”吳善翎說。

  此次,適逢遼寧歌劇院推出一部遼河主題的大型音樂作品,兩人欣然受邀聯手創作交響音詩《傾聽遼河》。創作中,每一個樂段的增刪,每一句歌詞的修改,他們一如當年那樣細致認真,彼此熟悉、默契,似有心靈感應。作品問世后,多次大修大改,精心打磨。“就如同奔涌在我們心底,遼河時時激發著我們的創作欲望,而今隨著這部作品的創作,我們積澱的豐厚情感合流迸發。”似乎隻有用遼河打比方,王猛的情感才能表達得酣暢淋漓。

  遼寧歌劇院副院長殷之聲說,交響音詩《傾聽遼河》以多時空的視角,從歷史到未來,從源頭到大海,對這條大河進行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探索,抒發出遼河兒女對母親河的深情禮贊。歌曲《千裡遼河千裡夢》以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遼寧的地域文化和民風民情,著重展示遼河兒女熱情洋溢擁抱新時代、建設新生活的無限激情。“遵循事實不虛、風格不拘的創作原則,這部交響音詩、這首歌曲把遼河展現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景,讓人不禁沉醉在遼河的美中,留給觀眾的除了思想的啟迪、精神的滋潤,還有審美的愉悅。”就作品的展現,殷之聲這樣深度解讀。

  今年,詞作者吳善翎83歲,曲作者王猛73歲。對於聯手創作歌曲《千裡遼河千裡夢》、打造大型交響音詩《傾聽遼河》,他們說,這是傾注了半生情感,譜寫出一部家鄉的、時代的、也是未來的“生命交響曲”。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