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經濟民生

鞍山:厚植振興沃土 激活發展動能

劉家偉
2022年10月11日07:49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厚植振興沃土 激活發展動能

  南沙河沿岸成為鞍山市宜居宜游的景觀帶。本報特約記者  劉慶偉  攝

  鞍山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綜合發証窗口為市民辦理業務提供方便快捷服務。本報特約記者  周  石  攝

  公安民警走進企業主動提供服務。本報特約記者  劉慶偉  攝

  本報記者  劉家偉

  核心提示

  鞍山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在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政治意識的同時,把法治環境建設作為營商環境建設中最突出、最緊迫的任務,以法治環境的持續改善來促進和保障營商環境的根本好轉,緊緊圍繞“鞍定、鞍易、鞍穩、鞍全、鞍居”標准,不斷擦亮“鞍心”營商品牌,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厚植高質量發展沃土,以更大擔當和作為走在遼寧振興發展前列。

  直擊痛點

  營造風清氣正發展氛圍

  去年以來,鞍山市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注重建章立制,整治突出問題,全力破除一切影響振興發展的作風問題和腐敗問題,持續推進法治環境建設,並以此為抓手優化營商環境。

  強化政治引領,嚴格黨性教育。鞍山市緊跟省委步伐,始終堅持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通過市委常委會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等形式,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落實措施,推動鞍山上下切實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主持召開年輕干部座談會,引導年輕干部強化理論武裝、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擔當作為。召開領導干部警示教育電視電話會議、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警示教育大會等會議,以案為鑒、警鐘長鳴,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拒腐防變,提振精神狀態,主動擔當作為。

  從優化營商環境入手,持續整治不正之風。鞍山市制定了《關於全方位監督深層次淨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緊盯貫徹“三新一高”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強化監督檢查、嚴格執紀執法。開展整治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設立106個營商環境監督點,聘請268名監督員,推動營商環境突出問題有效解決。去年以來,累計立案破壞營商環境案件139件,查處“四風”問題333件、處分503人。

  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鞍山市出台優化選人用人機制系列文件,堅持科學選干部、公平用干部,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強化領導干部能力建設。去年以來,共提拔在落實黨中央及省、市委工作部署中表現突出干部138人,交流市管干部88人次。打破隱形台階、不搞論資排輩,將5名表現突出的鄉鎮長越過“黨委書記”台階提拔到縣(市)區黨政班子。分類建立年輕干部儲備庫,實行動態管理,共發現儲備縣處級年輕干部92人、鄉科級年輕干部627人。

  從嚴監督執紀問責,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鞍山市制定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加強監督若干措施,對76個單位226名“一把手”及班子成員監督談話。深入開展“微腐敗”大清掃行動,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177件,處分352人。深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組織市縣黨委書記和政法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講專題黨課,開展兩輪全員警示教育。聚焦政法、金融、國企、糧食、供銷等領域,同步“打虎”“拍蠅”。

  夯實基層治理,營造良好社會風尚。鞍山市深入推進“一核三圈”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健全村(社區)班子規范運行機制,做實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鄉街吹哨、部門報到”、基層黨組織與黨政部門聯動、黨建帶群建等工作機制,推動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尋舋滋事、故意傷害、聚眾斗毆等行為。聚焦知識產權保護、污染排放、安全生產、教育醫療、金融信貸、市場流通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加大打擊震懾力度。

  靶向施治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這次法院對長期困擾我們的法律問題給予了有效指導,我們確實需要重新規范與完善合同內容,以滿足不同合作方的需求。”近日,遼寧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回函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就法院到企業進行案后走訪調研時提出的法律建議落實情況予以反饋。

  此前,該公司與主播就合同履行問題發生爭議,鞍山中院民三庭受理案件后,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案件可能給雙方當事人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評估預判,並進行了多輪調解,促成大部分主播與該公司達成和解。

  治標更要治本。案件得到妥善處理后,民三庭審判團隊還圍繞加強網絡直播規范管理等重點內容,與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溝通和探討,針對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法律漏洞提出法律建議,為促進企業規范經營把脈。最終,公司對合同版本進行了重新梳理及修改,並對運營服務人員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培訓,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審判實踐中不斷探索,以滴水精灌的司法服務,全力助推企業依法規范經營,這也正是鞍山市推進法治環境建設的一個縮影。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法治環境也是更高層次、更有競爭力、更可持續發展的營商環境。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今年以來,鞍山市堅持把法治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最突出、最緊迫的任務,對准焦點、靶向施治,從推進法治營商制度體系集成、精准服務有效解決企業及群眾訴求、嚴格監督規范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等方面發力,並進一步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全力讓市場主體感受到在鋼都發展有土壤、有陽光、有養分。

  推進法治營商制度體系集成。鞍山市委政法委多次組織召開法治化營商環境調度會,統籌建立法治化營商環境信息日報送周報告月通報工作機制,全力聚焦開展“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破解涉企難題專項活動”“我為企業辦實事活動”。同時,法院系統以深化“專力做成一件事”主題行動為載體,建立相關工作規則等,進一步節約當事人訴訟成本。此外,公安系統出台《鞍山市公安局“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助力復工復產優化營商12條舉措》,建立《鞍山市公安局中介機構失信主體管理暫行規定》和《鞍山市公安局涉企案件辦理微制度》,特別是制定《鞍山市公安局公安主管(監管)領域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和分類監管工作方案》。

  精准服務有效解決企業及群眾訴求。今年以來,鞍山政法機關共走訪企業2023次,召開企業家座談會197次,收集意見建議282件、採納246件,受理企業訴求382件,解決問題526個。同時,檢察系統建立民營企業控告申訴案件綠色通道,對涉民營企業控告申訴案件優先受理、及時導入程序,依托12309檢察服務中心,對民營企業控告申訴信訪材料第一時間移送相關業務部門辦理,3日內程序性回復當事人有關情況。此外,司法行政系統開展關注民營企業法治需求專項調研活動,受理法律援助申請213件,幫助農民工與用工企業解決勞動糾紛42件,40家律師事務所積極對接企業開展法治體檢,對發現的涉法事宜、企業糾紛提供專業咨詢意見。

  嚴格監督規范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今年以來,鞍山市委政法委統籌推動核查損害法治化營商環境問題,解決問題209個。法院系統共受理涉企案件30842件,審執結20760件,清理市場主體超審限案件486件,並積極開展執行攻堅,共清理超期未付執行款1083筆,金額2.4億元。

  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構筑誠實守信營商環境。鞍山市出台《鞍山市社會信用管理辦法》和《鞍山市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實施方案》,信用制度建設架構日益成熟,並不斷拓寬信用信息歸集渠道,深入開展信用聯合獎懲、信用分級監管,推送“紅黑榜”4批,曝光失信案件64件。鞍山信用監測排名始終保持全省地級城市第一。

  多點發力

  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再上新台階

  金秋時節,鞍山華潤燃氣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這意味著鞍山首個市屬國有企業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正式落地。項目建設的強勁勢頭,讓人感受到鋼都振興發展熱潮,而“源頭活水”的引進,同優質的審批服務密不可分。

  鞍山華潤燃氣有限公司由鞍山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潤成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企業委托人到鞍山市營商局(市審批局)咨詢設立登記程序時,企業登記科工作人員在時間緊、任務重、申請材料復雜的情況下,派出專人提前規范材料、打通登記難點。

  在此基礎上,工作人員積極與企業委托人建立微信聯系,隨時修正申請材料,以保障登記過程暢行無礙。8月23日下午,企業委托人攜帶材料到審批窗口正式申請設立登記,工作人員即時開啟設立登記“立等可取”綠色通道,當場將營業執照發放到企業委托人手中。

  企業辦事高效率、感受有溫度服務的背后,正是鞍山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今年以來,鞍山市從科學規范簡政放權、改革創新優服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再上新台階。

  在科學規范簡政放權上精准發力。鞍山市持續完善行政權力運行管理體系,出台了《鞍山市行政權力下放運行管理暫行辦法》,加強權力運行培訓指導,開展權力實施評估,從制度層面上規范行政權力下放、承接和運行管理,堅決杜絕“一放了之、放而不管”現象。同時,進一步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對2014年以來市政府下放的396項權力事項承接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根據國家放權底線最新要求、基層承接實際情況和審管協調聯動需求,收回市本級權力98項,調整權力實施主體2項。

  在改革創新優服務上靶向發力。鞍山市持續提升“一網通辦”質效,市縣兩級10350余項政務事項依托一體化平台提供標准化服務,網上申報率已達95.76%,全市累計制作電子証照208種,123項服務事項上線“遼事通”實現“掌上辦”,87項沈陽現代化都市圈通辦事項穩定運行。同時,大力推進政務服務集成化辦理,推出兩批次共10個“一件事”主題應用場景,累計辦理實際業務2050筆,惠及企業群眾9200余人次。此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深化,水電氣暖立項、報裝、接入實現全流程網辦,聯合驗收時限根據項目類別壓縮至5至11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和竣工驗收實現“一站式”辦理,並重構行政審批、土地供應、事后監管流程,建立“5123”工作模式,大幅提高土地供給效率。目前,工業項目已按“標准地”出讓土地7宗、19.82公頃。

  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同向發力。鞍山市繼續簡化市場准入、退出條件,對市場主體登記、公安刻章、稅務發票的審批時限進行再壓縮,一般性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試行住所申報承諾制,企業設立、住所變更、經營場所備案隻需提交載明住所(經營場所)信息承諾書,無需再提交其他証明材料﹔推行“証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發布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革清單,直接取消審批15項、審批改為備案8項、告知承諾22項、優化審批服務107項。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通過簡易程序便捷退出市場,年初以來,共辦理簡易注銷2051戶,並精准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出台“1+10”助企紓困系列政策,各部門結合實際累計推出211項具體措施。此外,穩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積極收集整理重大項目信息,提供精准金融服務,助力重大工程、重點項目落地。

  擦亮“鞍心”營商品牌,鞍山這片振興發展沃土,必將使創業者更加安心、放心、舒心、專心,也必將令更多人向往、引更多人扎根、讓更多人圓夢。

(責編:王斯文、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