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雲上科普展”觀眾達20萬人次

“太陽作為銀河系千億顆恆星中的一顆,位於銀河系的獵戶旋臂上……”伴隨解說員的講解,手機屏幕上呈現的是“星際氣象與雲圖展區”,銀河系的圖像、北半球全天星圖、雲的類型近在眼前。
這是省圖書館線上推出的“童閱自然·格物生活”主題展覽的開場內容。作為該館2022年全國科普日的一項文化活動,自9月15日開展至今,觀眾已達近20萬人次。一周來,這個“雲上科普展”在全省各市縣圖書館線上同步推出,展覽的豐富內容、匠心編排吸引了各地大量觀眾,除了青少年,還有很多成年人。
這個展覽從孩子的視角出發,以時間地點為坐標軸,按照一天生活作息、活動場景的變化,將生活萬物分成宇宙、城市、植物、動物、廚房、藝術、地質、化學等多元主題,並將它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深入淺出地講科學、講歷史、講自然、講文化,即使艱深的知識也讓觀者可知可感,就是遙遠的銀河系也生動形象地讓人觸手可及。據了解,這個展覽推出后,各地圖書館進一步將其推送至城市書房、社區書屋、中小學校,有人將其發送到微信讀者群、朋友圈,有家長將其截屏打印,親子共讀。
“全新的一天開始,洗簌的衛生間和做飯的廚房充滿了物理和化學知識,飄香的食物和吃到嘴裡的美味又是滿滿的營養學知識,同時我們的身體還封裝著一個微米尺度的微觀世界……”從這樣溫馨的話語開始,展覽依次進入“廚房裡的科學展區”“植物大觀展區”和“動物的秘密展區”,解說員從果蔬裡的微量元素、發酵食品裡的微量元素、美味裡的化學,講到常見的野花野草、果實的類型、常見的昆虫、常見的鳥類,每一項講解都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就是講美味的化學,也是從酸、甜、苦、辣、咸、鮮等可感知的各類調味品切入,再一一展開,既讓人們如在現場參觀展覽,又引導人們深切感悟蘊藏其中的科學智慧和人文精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