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文化教育

“英雄戰地家書”朗誦會致敬最可愛的人

2022年09月14日10:16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70多年前,百余萬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奔赴朝鮮前線,生死面前,他們與家人唯一的聯系方式就是書信。那些沾滿硝煙與血淚的戰地家書,也裝滿著對親人的無盡思念和對祖國無限忠誠。9月13日,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辦、中國工商銀行沈陽分行協辦、沈陽久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英雄戰地家書·英雄回家——致敬最可愛的人”大型主題朗誦會活動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80人大合唱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中,活動拉開了序幕。《邱少雲家書》《孫生祿家書》《況重晚家書》《黃繼光家書》等13封飽含真情的志願軍戰地家書,經過導演團隊精心編排和沈陽藝術家們傾情演繹,通過朗誦、情景講述、音舞詩畫等藝術展現,再輔以大屏展播、聲光電、融媒體等技術呈現,讓現場觀眾仿佛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傾聽了革命先輩們既有對家的牽挂、更有對國的奉獻的內心獨白。特別是,廣場的兩側便是長眠於沈陽的123名志願軍烈士﹔再往北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廣場,還安葬著825位回家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此情此景,此時此刻,誦讀“戰地家書”已成為最代表現場觀眾心境的一種告慰的儀式、一種傳承的承諾。

在活動臨近尾聲時,幾位志願軍老兵接受了小朋友的鮮花,並帶領觀眾向烈士紀念碑行禮。志願軍老兵李維波深情地說:“祖國越強大,我越想你們吶!”他是在等著第九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簡短卻渾厚的聲音,瞬間讓記者的眼睛濕潤了。這是迎接英雄回家的特殊儀式,也是英雄沈陽的特殊告白。

“革命烈士們曾和我們一樣,都是有牽挂的人,但在國家危難之時,他們仍毅然走上戰場。我們要向革命先輩們學習,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雄精神,將個人成長與祖國發展緊緊相連,不斷完善自我,不負時代重托!”活動結束后,現場觀眾仍久久不願離去。

“我今天所講述的是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中‘冰雕連’的故事。從我走上舞台,面向紀念碑鞠躬的那一刻,眼淚就一直圍著眼眶打轉。”表演結束后,沉浸式音舞詩畫《誰是最可愛的人》節目表演者、沈陽大學音樂與傳媒學院播音與主持專業副教授孫宏博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復。他表示,身為一名高校教師,將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教育學生牢記革命先輩為了國家拋頭顱洒熱血的光輝事跡,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當我站在抗美援朝烈士紀念碑下,朗讀《孫生祿父親寫給志願軍的信》中‘我有一個兒子,他犧牲了,自然是很悲痛。但我還有一個女兒,我把她也送進了部隊’時,不禁心潮翻滾,熱淚盈眶,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父親啊!”沈陽記協朗誦藝術團團長劉東亮說,當前,沈陽市正積極推進英雄城市塑造,他將和沈陽記協朗誦藝術團的團員們一起,將“家書”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朗誦藝術緊密結合,繼續講好紅色故事、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在抗美援朝烈士紀念館裡有三四十封烈士家書,本次活動是館藏家書的首次展示,是一次特殊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堂特殊的黨課,更是沈陽英雄城市精神風貌的生動展現。”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第九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即將迎回安葬之際舉辦本次活動,旨在為英雄回家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引導全社會崇尚英雄、致敬英雄、學習英雄,激發市民心中的英雄情懷,傳承弘揚英雄精神。

(責編:邱宇哲、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