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本網原創

鞍山市基層治理出新招 “一核三圈”見成效

王斯文
2022年09月03日08:51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全市上下齊歡喜,社區宣傳要積極,‘一核三圈’提出來,給力!”8月5日,在鞍山市鐵東區和平街道中心社區的口袋公園裡,居民自編自導自演的三句半《“一核三圈”和網格員職責》引來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精彩的表演,讓觀眾快速記住了“一核三圈”的含義和網格員的職責。

中心社區的居民們在口袋公園裡表演三句半。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心社區的居民們在口袋公園裡表演三句半。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說起這個三句半,不得不提到它的作者於淑榮,在這裡住了30多年的她,家家戶戶的事在她心裡可謂是“門清”。如今,作為社區的一名三級網格員,她成為了參與社區基層治理的一份子。

“之前我一直在琢磨,到底用什麼樣的方式,能讓大家記住‘一核三圈’的含義和網格員的職責,從而變成自覺行動,后來就萌生了寫三句半的想法。”於淑榮激動地說:“排練時,我的這幫老姐妹特別認真,不光背自己的那段詞,還把上下句一起都背了下來,啥是‘一核三圈’,網格員職責是什麼,全都記住了!”

去年以來,鞍山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遼寧省委工作要求,堅持面向群眾、面向企業、面向基層,將基層治理作為市域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為進一步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鞍山市堅持黨建引領,在全市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黨政部門、群團組織、社會組織聯動的“一核三圈”基層治理體系,為加強基層治理提供支撐。截至今年6月,鞍山市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機制實現全覆蓋,全市1139個社會組織、3786個社區社會組織、80余個民間調解組織、24876家企業、9229個基層單位,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廣泛參與到基層治理工作中。

“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

“在進行心肺復蘇時,我們要在傷者右肩附近,通過拍肩膀等方式確認傷者是否還有意識、心跳和呼吸,因為心肺復蘇要在無呼吸、無心跳的前提下進行……”志願者們一邊耐心地講解心肺復蘇的知識,一邊用道具演示正確步驟。

紅十字會志願者為經開區宋三台子村網格員講解急救知識。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紅十字會志願者為經開區宋三台子村網格員講解急救知識。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7月11日,在鞍山市經濟開發區達道灣街道宋三台子村的活動室內,來自市紅十字會的志願者們正在為村裡的網格員講解急救常識和常規急救操作。培訓現場,網格員劉紅和同事們在志願者的指導下,認真練習著心肺復蘇與人工呼吸的施救方法。“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急救知識,希望今后能把所學的知識用到工作中,危急時刻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村民。”劉紅說。

此前,宋三台子村黨支部與各級黨群部門對接,協調鞍山市紅十字會在村裡設置村級紅十字服務窗口,建立紅十字微型救護站、心理關愛室等多個務實管用的便民服務點,並為村網格員進行急救培訓。培訓后,網格員們都將成為宋三台子村紅十字微型救護站的志願者,致力為村民打造“5分鐘急救圈”。

宋三台子村黨支部書記石全成表示,下一步村裡將每周開展一次服務百姓的活動,邀請消防、公安、司法、金融等行業專家到村開展服務活動,加速推進“一核三圈”基層治理體系建設。

網格化管理是鞍山市基層治理的根本,在全市村(社區)的63684個綜合網格,以及黨政機關、醫院、學校等特定管理區域的2939個專屬網格中,都有三級網格員和專屬網格員的身影。不僅如此,企業也被鞍山市列入專屬網格服務體系中。

年初以來,鞍山市經濟開發區在市域治理體系建設中,將企業納入網格服務,向機關全體工作人員發出倡議,共招募專屬網格員198人,負責對接服務區內企業,協助解決企業的難點、痛點問題,商務辦的工作人員陳中華就是其中之一。

鞍山市經開區專屬網格員進企業送服務。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鞍山市經開區專屬網格員進企業送服務。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6月23日,陳中華帶著安全生產相關文件,來到所服務的轄區企業丹佛斯(鞍山)控制閥有限公司,與企業負責人討論安全生產演練等問題。

“作為企業專屬網格員,我經常會把相關政策發給企業,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更近了,現在企業一遇到問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找我們,讓我們來與區裡各部門溝通。”陳中華告訴記者,丹佛斯(鞍山)控制閥有限公司在疫情時期的貨物運輸出現了困難,后來通過企業專屬網格員的積極協調,才保証了貨物的按時交付。

為做實網格管理服務,鞍山在全市統一設置網格,把民生大小事都納入其中,無論是群眾還是企業,在遇到困難問題時,都可以通過網格反映訴求、獲得幫助。此外,鞍山還將網格化與幫辦代辦、“三社聯動”相結合,培育3786個社區社會組織,招募45.6萬余名志願者,下沉網格開展服務活動,力求網格化服務全覆蓋。

“少點兒程序,多點兒滿意”

“現在到社區辦事,再也不用打聽需要到哪個窗口辦理業務,也不用因為某個窗口的工作人員不在而來回跑了。”家住鐵東區山南街道福康社區的居民孫艷芹對社區服務大廳的變化,連連稱贊。

鐵東區山南街道福康社區“一口式受理”服務大廳。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鐵東區山南街道福康社區“一口式受理”服務大廳。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當前,鞍山市在社區積極推行“一口式受理,全科式服務”新模式。為提升社區工作者隊伍為民服務的整體素質,鞍山市指導社區打破傳統條線式工作服務模式,改由綜合服務窗口受理全部社區公共服務事項,實現在社區辦事也能“隻找一個人、能辦所有事”“最多跑一次、辦成想辦事”的目標。

“我們利用早間碰頭會、專題研討會的時間進行業務學習,積極培養掌握各項社區工作職業技能的社區工作者隊伍。”據福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馬鳳俠介紹,社區還進一步完善了與“一口式受理、全科式服務”模式相配套的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來訪接待等制度。

福康社區工作者董雲說:“原來社區有黨建、計生、勞動保障等多個業務辦理窗口,每個窗口各有一名工作人員負責。當該窗口的工作人員出門開會或者外出培訓時,這項業務隻能暫停辦理。”董雲表示,自從社區取消原有各類業務專員設置,由一個窗口、一名全能社工“一口式”辦理服務全部社區公共服務事項后,群眾的滿意度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其他社區工作者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下沉到網格中去,有更多的精力主動幫助居民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

主動找“事”,提供智慧化服務

“這裡有一堆建筑垃圾沒有清理。”發現問題的張倩立即拍照並上傳至網格員工作群,很快得到了相關負責人的反饋,“收到,立即找人來清運。”2月24日,鐵東區勝利街道烈士山社區二級網格員張倩一大早就到轄區開始巡查﹔

“鞍千路32棟電梯間和樓道裡有積水,存在安全隱患。”立山區沙河街道新工社區三級網格員王素清在巡查時發現這一情況后,立即通過“鞍心通”網格APP將圖片和相關信息進行上報,二級網格員響應后上報一級網格長,一級網格長立即聯系房產、供暖、自來水等多部門趕往現場,不到3個小時,積水問題得到解決﹔

……

在鞍山的各個社區,每個網格員都會下載“鞍心通”APP,通過APP收錄各類服務事件,做到精准解決問題,這些是鞍山市數字賦能提升基層智慧治理水平產生成效的縮影。

網格員利用“鞍心通”APP收錄各類服務事件。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網格員利用“鞍心通”APP收錄各類服務事件。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為給基層治理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鞍山市出台了《鞍山市市域治理“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一屏指揮”建設實施方案》,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的融合12345熱線平台和政務服務平台於一體的綜合管理平台和基層智治終端,以各級黨政群工作體系作為主渠道,以12345熱線平台和媒體平台作為輔助渠道,打造線上線下全市統一問題池。同時,依托網格員手機移動終端升級運行的“鞍心通”網格APP,對各類涉及黨務、政務、服務發生的事件實施實時錄入、集中匯總、動態管理,為網格化服務管理提供信息採集、任務指派、考核督辦、分析研判等信息化支撐。

鞍山市“一屏指揮”平台。 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鞍山市“一屏指揮”平台。 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路面坑窪不平、停車位不清晰、擋車樁缺少、亂貼的小廣告……我們將大家提出的問題納入到網格工作中,定期巡查、清理和整治。現在走在社區的小路上,地面整潔,停車有序,設施齊全。”鐵東區站前街道八卦社區的網格員們利用“小網格”與百姓密切聯系,對收集的問題及時處理,社區每天一點一滴的變化,老百姓都看在眼裡,喜在心上。

為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鞍山市以構建“一核三圈”基層治理體系為牽動,健全群眾工作各項機制,不斷提高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夯實基層治理根基,讓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