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加強民主政治建設 凝聚強大振興合力

十年間,遼寧人大立法質量和效率不斷提升,監督剛性和實效持續增強,討論決定重大事項進一步完善,代表主體作用發揮更加充分,人大工作和建設取得新成效。
十年間,遼寧省政協積極投身遼寧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為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凝心聚力,開拓了遼寧政協事業新局面。
8月30日,遼寧省委宣傳部召開“遼寧這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遼寧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的相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孝媛攝
推進全面依法治省 發揮代表主體作用
良法是善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據遼寧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於言良介紹,十年來,遼寧制定省本級法規64件、修改43件、廢止4件,集中清理175件,全省現行有效的省本級地方性法規197件,形成了一批具有遼寧辨識度、富有時代感的立法成果,為遼寧振興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遼寧人大牢牢牽住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建設這一“牛鼻子”,打出立法+監督+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組合拳”,連續六年全力以赴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先后三次開展國務院及遼寧省條例執法檢查,同步督促“一府兩院”加強對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2022年開展懲戒嚴重失信行為規定、社會信用條例執法檢查,作出全國首個關於加強基層法院工作的決議,努力以法治環境的持續優化促進和保障營商環境的根本好轉。
近年來,遼寧人大健全代表履職培訓制度,抓好初任培訓,抓實政治培訓,2018年以來舉辦培訓班11期,覆蓋全體省人大代表,有效提升代表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持續淨化政治生態,強化“政治生態就是我們自己”的意識,發揚斗爭精神,自覺做政治生態的建設者、“護林員”,努力營造風清氣正、昂揚向上的干事創業氛圍,以人大工作的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助力遼寧高質量發展。
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 廣泛凝聚共識
專門協商機構是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職能定位的新內涵。“十年來,省政協共組織調研協商活動近千次,收到提案6346件,立案5669件,征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9000多篇,報送政協信息5151期。”遼寧省政協秘書長王德佳介紹說。
聚焦遼寧省中心任務,省政協先后圍繞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遼寧省對外開放新前沿、推動遼寧石化行業產業鏈延伸、數字遼寧建設等議題協商議政,為推動省委部署要求落地落實建諍言、謀實招、獻良策。聚焦群眾期盼,先后圍繞煤改電供暖工程、統籌推進服務企業復工復產、老舊小區改造、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質量、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等內容深入調研、充分協商,為解決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出主意、想辦法、促落實。
為履行凝聚共識重要職能,遼寧省政協開展了講好“遼寧故事”、展示良好發展預期界別組活動,用7300多個故事帶動更多人發現遼寧之美、見証遼寧之變、感受遼寧之好﹔搭建“全球遼寧人”平台,建立“興遼智庫”、在遼投資企業(項目)數據庫,打造遼寧品牌產品跨境電商服務平台,為遼寧振興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創建遼寧政協“遼事好商量,聊事為人民”協商平台,鼓勵和支持全省四級政協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界別群眾,及時聽取群眾呼聲、反映群眾建議,增進了群眾對人民政協的了解和對黨委政府的信任。此外,新建遼寧政協文史館,以珍貴史料的力量增進政治認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