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文化教育

“帶笑帶淚寫她”《扶郎花開》研討會召開

趙乃林
2022年08月17日08:55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帶笑帶淚寫她 用腳步用行動追隨她

8月10日,由省作協、沈陽出版發行集團主辦的講述“全國最美醫生”鄒笑春故事的報告文學《扶郎花開》研討會在撫順雷鋒學院舉行。報告文學借用最為常見的扶郎花展現鄒笑春以大愛情懷和責任擔當救助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事跡,傳遞著人性的善良與溫暖,是對以鄒笑春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的深情禮贊。

  像太陽花一樣的鄒笑春

  鄒笑春秉承“忠誠擔當、技術精湛、關愛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操守,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艾滋病防治事業,贏得了患者的尊敬和信任。她生前是撫順市傳染病醫院艾滋病治療與關愛中心主任,2016年6月1日因病去世,年僅44歲。《扶郎花開》講述了她長期堅守艾滋病防治工作一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事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對黨無限忠誠、對工作無限熱愛、對患者無限關愛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

  《扶郎花開》脫離以往塑造高大上形象的刻板思維模式,沒有把鄒笑春當英雄來寫,而是當成普通人來寫,使其形象更加真實、親切,近如鄰家大姐、小妹,抑或母親、女兒、妻子,就是我們身邊的人,在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相結合的原則下,讓還原為普通人的鄒笑春鮮活形象直抵讀者的心靈深處。

  一名艾滋病毒感染者來鄒笑春辦公室,擰開自來水龍頭,用手捧水喝起來。鄒笑春見了,趕緊把自己的水杯遞過去。這名患者像看炸彈那樣看著鄒笑春的水杯,遲疑地問:“用您的水杯讓我喝水?”“對啊。”“我這樣的人,你……你敢,你不怕傳染?”“喝水不傳染的。”鄒笑春笑瞇瞇地把水杯遞過去,他接過水杯,盯盯看著水杯,像捧著價值連城的珠寶,熱淚盈眶。

  每次有感染者加入愛心團隊,鄒笑春都要組織一些患者朋友舉辦歡迎儀式,其中的“規定動作”是讓醫護人員與感染者同在一個菜盤吃菜,毫不嫌棄。

  鄒笑春性格開朗、豪爽,近乎大大咧咧的男人性格,但在工作上,她卻極為嚴謹認真,每一次接待患者,她都注意細節,茶幾上擺放一束鮮花,什麼花、什麼顏色、擺放幾支,因人而異。她坐在離患者較近的地方,椅子擺放呈45度角,不能直視,也不能太偏。說話面帶微笑,聲音柔和,語氣和藹。她從來都把患者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

  每一個細節的發掘,都來自鄒笑春的家人、同事、患者、同學的講述,都是他們與鄒笑春交往中親歷的事。“扶郎花別名太陽花,花形別致,像小小的向日葵。扶郎花的花語是不畏艱險、互相尊重並相愛,是對鄒笑春最好的詮釋。”《扶郎花開》的作者劉國強說。

  大量細節的發掘,讓作者的筆觸聚焦在鄒笑春的情感和思想中,讓作者筆下的英模形象“立起來”,也讓《扶郎花開》呈現的人物故事充滿了人情味和代入感。

  把感動傳遞給更多人

  多年來,我省各行業、各領域涌現出一批敢於擔當、甘於奉獻、勇於創新的英模人物,雷鋒、孟泰、郭明義、毛豐美、羅陽、鄒笑春、孫景坤……他們在各自崗位上,以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作出了突出貢獻。這些英模的大量涌現,其持續時間之長,涉及領域之廣,社會影響之大,成為我省一個突出的文化現象。由此,我省的英模題材影片創作不斷突破固有瓶頸,力爭用生動的故事、感人的形象,對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進行有感染力的藝術呈現,在表現英模人物對事業、對家鄉、對人民的深沉之愛的同時,傳播真善美。

  在《扶郎花開》研討會上,專家認為,醫生是每個人都會接觸到的職業類型,也是最接近“生和死”的職業類型,醫生和患者之間特別容易達到“共情”。防艾控艾醫生、艾滋病人群體,相對小眾,但是這個群體的醫護人員付出的艱辛和努力,病患的生存狀態和社會對他們的關注理解,需要讓讀者們知道,需要達到一種更高級的“共情”,這部作品真實而生動的細節讓鄒笑春的形象“活”起來,才能把感動傳遞給更多人。

  真實是最撼動人心的力量。鄒笑春生前的同事看過《扶郎花開》,都說這就是工作時鄒笑春的真實寫照。翻閱此書,鄒笑春的丈夫楊斌流著淚說,他又一次看到了與自己一起生活了19年的妻子。撫順市傳染病醫院黨委書記梁鬆波說,遼寧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鄒笑春是許許多多撫順的“百姓雷鋒”之一,用鮮活的細節、接地氣的情節講述鄒笑春的故事,感同身受,讓人們更易親近英模,感受奮斗的力量。

  據介紹,鄒笑春生前每一次搞宣傳、普及防艾知識活動,都鼓勵親友和同學們加入志願者隊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參加愛心服務。鄒笑春去世后,她所在的團隊醫護人員至今保持著24小時開機的習慣,隨時接聽患者的各種電話。醫生劉大川擔起關愛中心主任重擔,讓鄒笑春建立的愛心團隊薪火相傳,閃爍光芒。

(責編:邱宇哲、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