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剛插完秧 認購就上門了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閘上村的大米香糯清甜、健康優質,我認購了10畝,以后當作員工福利!”“我家之前一直買這兒的大米,好吃著呢!聽說可以認購,今天是特意過來的……”
6月24日下午,沈陽市於洪區造化街道閘上村剛完成插秧的水稻田邊,一場生態稻米認購會正在熱鬧舉辦,不少企業、個人慕名而來,現場有20名客戶簽訂合同,認購了90畝水稻田。
據介紹,閘上村傍蒲河而居,以蒲河古道水閘得名,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閘上村土地肥沃、水利充沛,全年無霜期達155天至180天,平均年降水量700毫米,年日照3148小時。在水稻生長期,冷暖空氣頻繁交匯,晝夜溫差大,非常有利於作物生長。在良好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共同作用下,稻穗獲得充足的養料,稻粒充盈飽滿,大米晶瑩剔透,米飯香甜軟糯,深受消費者青睞。
依托自然生態優勢和產業優勢,閘上村致力於打造大米品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並在去年為閘上村生態稻米申請注冊品牌,今年又在蒲河邊劃出260畝水稻田,試水稻米認購新模式。
“這不是虛擬的‘開心農場’,而是現代農業的一種新業態——認養農業。”沈陽市人大常委會選派挂職在閘上村的“第一書記”王鑫說,“認購稻田的費用為每畝地2980元,保底能收獲400公斤大米。認購的稻田由合作社社員耕種,從春種到秋收,在育苗、插秧、施肥、除草、收割、倉儲、配送等環節全程托管,合作社提供全程服務。”
具體操作上,達成認購后,合作社在認購田旁設立標牌,精選優質水稻品種,採用原生態的人工除草、施用有機肥等方式進行種植﹔組建微信服務群,定期拍攝照片、錄制視頻,保証認購人實時掌握稻田的種植進度、生長狀況﹔水稻收獲后,精心包裝並為認購人送米到家。
如果有意參與耕作,認購人可和親友一起,在不同的時節來到村裡,體驗農事活動,收獲農耕樂趣。種、養、收耕作之余,還可以游玩蒲河廊道、採摘應季蔬菜、親手掰苞米等,在繁忙的都市生活閑暇親近田園、回歸自然。
“對於認購人來說,這是一種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對於傳統種植農業來說,這是一種新思路帶來的新業態,並且已經成為農業增值服務的具體表現。”王鑫說。閘上村將把生態稻米認購與旅游、休閑、文化等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休閑農業新模式,讓更多農戶和消費者從中受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