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檔案館今年目標破解檔案60萬條
省檔案館檔案技術保護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黃海在電腦上打開一幅圖片,深灰色的檔案殘片上,字跡的結構已經可以辨認出來了。他說:“這是我們正在推進的‘紙灰檔案’識別項目。”在6月9日國際檔案日到來之際,記者走進東北最大的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這裡收藏著160余萬卷檔案資料,內容涵蓋遼寧乃至東北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的檔案,時間最早的始自唐代,除了漢文檔案之外,還有滿文、日文等不同語種的檔案,內容豐富,價值珍貴。
為數百萬件歷史檔案揭開面紗
如果將一卷檔案比作一本教科書,那麼書中具體都是什麼內容,僅憑書名或者時間記錄,多數人無法了解。這就需要專業人員對案卷中每份檔案進行“破解”,這樣人們才能明白這份檔案究竟說的是啥。
比如,一份200字的“民國”文書,可能要在讀到最后才能破解全文重點,加之難以辨認的草書、繁體字,以及交辦、擬稿、核簽、繕寫、校對、蓋印等多個時間的判定,要完成一個文件級目錄的編制,所耗費的時間遠不是讀一篇200字的短文所能比的。
遼寧省檔案館館藏的歷史檔案數量在全國省級檔案館中居首位。歷史檔案文件級目錄的編制不僅要受到語種的限制,而且還有不同歷史時期行文格式、特定公文用語、日期代碼、書寫字體等多種與現代公文不同的因素影響,對習慣了白話文、簡化字、印刷體的現代人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省檔案館通過對歷史檔案文件級目錄的編制,使數百萬件歷史檔案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其記載的史實為世人所知曉。《五四運動在遼寧》《近代遼寧民族工業檔案史料》等史料匯編已正式出版,為了解遼寧近代歷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據介紹,2018年以來,省檔案館積極推進重點檔案目錄建設,已形成歷史檔案文件級目錄678.43萬條。今年,他們將積極爭取國家重點檔案目錄體系建設任務,計劃編制歷史檔案文件級目錄60萬條,使湮沒在故紙中的歷史能簡潔清晰地呈現給讀者。
《黑圖檔》全部出版完成
基於省檔案館藏量豐富的滿文檔案,省檔案館建立了一支省內實力最強、國內聞名的滿語研究團隊,近年來他們主攻方向便是《黑圖檔》的整理、出版。省檔案館研究館員張虹說:“我們可以欣慰地告訴大家,《黑圖檔》已經全部整理並出版完成。”
《黑圖檔》是以清代盛京總管內務府衙門為中心形成的來往文書檔案副本檔,涉及清代整個盛京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風俗、建筑、司法、民族、外交等,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是研究東北地區清代歷史的重要的第一手資料,一直為這一領域的專家學者所矚目。2014年起,前后歷時4年,省檔案館將《黑圖檔》從清康熙直到咸豐年間共12輯計345冊的檔案全部建立起文件級目錄,並將影印件整理編輯,陸續出版。此間,省檔案館還先后完成了《溥儀私藏偽滿檔案》《皇姑屯事件檔案匯編》等5部70冊檔案資料的編輯,其中3部64冊已完成出版。通過館藏史料進行深度研究,先后編輯出版了《解放戰爭時期東北地區英模譜》《解放初期東北地區英模譜》《豐碑——遼寧省檔案館館藏中國共產黨在遼寧紅色經典檔案文獻圖集》等圖書15部。
另外,省檔案館還積極申報國家檔案局組織的《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經獨立與聯合申報,已有包括唐代開元年間檔案、戚繼光簽批的申文等6份珍貴檔案入選。
11年修復破損檔案76萬頁
省檔案館檔案技術保護中心副主任、研究館員黃海在電腦上打開一幅圖片,深灰色的檔案殘片上,字跡的間架結構清晰可見,其內容已經可以辨讀,他說:“這是我們正在推進的‘紙灰檔案’識別項目。”
“紙灰檔案”是日軍戰敗投降后大規模銷毀文件過程中,沒有燃盡的檔案炭化后保留下的部分,這部分檔案怕風化、易破碎,無法翻閱,且不易保存和復制,因此辨識和研究一直是個難題。省檔案館將“紙灰檔案”識別作為一項攻關課題,已經做了前期調研等准備工作。“紙灰檔案”識別項目一旦開展,無疑將為推進相關檔案的編輯整理和早日公布創造了條件。
省檔案館擁有一支技術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檔案修復隊伍,他們組織實施的《紙質檔案搶救修復操作規程及管理研究》曾經榮獲國家檔案局科技創新一等獎。
黃海介紹:“檔案修復與古籍修復略有不同,因為檔案的憑証屬性,修復過程中必須嚴格保持檔案原貌。”
他們發揮技術專長,去年先后修復明代屏風檔案4件、精裝書籍3卷、革命歷史檔案28卷。初步統計,2011年至2021年的11年間,省檔案館已經修復了包括清代《誥命》《黑圖檔》等歷史檔案76萬頁,其中僅去年就修復近10萬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