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本溪:打造“人才窪地” 成就“發展高地”

叢煥宇
2022年01月20日07:10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人才窪地” 成就“發展高地”

核心提示

“人才興市”在本溪市未來五年發展戰略中佔有突出位置,本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人才示范引領作用,全面實施‘人才興市’戰略”。“人才興市”戰略是本溪市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高質量發展,推動本溪振興取得新突破的一個重要步驟和戰略布局。

近年來,本溪市積極推動人才振興計劃,持續發揮政策、環境、機制的優勢,打造廣納英才的人才環境。但由於發達地區的虹吸效應,人口和人才流失也很嚴重。本溪市委面向未來,將人才要素保障上升到戰略高度,想方設法補齊制約本溪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引領全市上下統籌抓好黨政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等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實現“人才興、城市興”目標。

引智引才 凸顯人才窪地效應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本溪求賢若渴。在此背景下,本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生態立市、產業強市、人才興市、惠民富市”四大戰略,並首次將“人才興市”戰略明確提出來。其實,廣開渠道吸引人才、千方百計留住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已在前期實踐中形成了本溪經驗,此時升華為本溪市振興發展的戰略舉措。

據介紹,早在2003年,本溪市就率先啟動了人才引進計劃。計劃實施以來,南芬區的冷水魚養殖產業、桓仁的冰葡萄酒產業和大榛子、稻米種植業,本溪滿族自治縣的香菇、木耳產業和林下參等,都不同程度從本溪市引才計劃和政策中受益。正是在農業專家的指導幫扶下,一個個興農富農項目才從無到有,由小到大逐漸成長壯大起來,成了當地農民告別傳統耕作模式、靠科技實現脫貧,走向富裕的捷徑。

2010年,本溪市吸引人才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吸納人才、借用外腦,不僅讓農業產業從中受益,同時也讓本溪醫藥產業受益匪淺。廣納賢才、堅持產學研融為一體的發展模式,不僅為本溪吸引來眾多優秀人才,還“帶土移植”引來了一個個好項目。

2018年至2020年間,本溪又實施了人才服務全面振興3年行動計劃,相繼實施了高層次人才培養集聚計劃、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培養引進計劃、青年英才引進計劃、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計劃、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等一攬子工程,使本溪引才、育才實現了多點開花。

本溪市根據人才事業發展需要,不斷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市、縣(區)還共同設立了總額度5000萬元以上的人才開發專項基金,用於支持重點人才工程、項目實施。各縣(區)還制定了人才開發專項基金管理使用辦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對於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等相當層次人才,本溪市在其子女義務教育、醫療保障、轉移轉化項目成果等諸多方面均提供便利,解決后顧之憂。

據統計,截至目前,本溪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7.27萬人,較“十二五”期末增加3.26萬人。助力本溪成功培育高新技術企業76家,雛鷹企業32家,瞪羚企業5家,國家及省級技術創新中心21個,構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59個,完成科技成果轉化361項,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增21.5%。域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人才與本溪近400個企業項目對接合作,獲評全國人才工作創新“優秀個案獎。”

域內外人才 成為振興發展源頭活水

本溪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域內外人才,而具有發展前景的產業、項目和舞台成為人才落戶本溪的理由。

2008年,本溪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支持下,大力發展生物制藥產業,短時間積聚了一批高科技企業,也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馬寧寧、劉文、王鴻娟、鄒宇、李文欣等一批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在高新區工作。1月17日,記者在位於本溪高新醫藥科技產業園的遼寧開影醫療有限公司見到了鄒宇博士,他是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物理學博士,曾任東芝醫療美國研究院杰出科學家及首席CT科學家。2015年,鄒宇來到本溪,在這座城市他找到了事業伙伴和創業平台。經過3年的技術攻關,開影醫療自主研發的CT設備在2019年進入市場,目前已在國內外銷售200多台。

本溪的生態農業吸引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朱有勇,這幾年他成了本溪的常客。“自2018年開始,朱院士多次率領雲南農業大學、西南林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遼寧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專家教授來到本溪,舉辦項目研討會,提供種植技術、病虫害防治、生態評估、水土保持監測等技術幫助,使我們這擁有了萬畝林下有機參種植產業示范園和精深加工項目。”本溪農民感激地說。

然而,要全面實施“人才興市”發展戰略,加大本土人才發掘、培養、培訓力度是根本。眾多本土人才涌現出來,在各行各業具備引領作用,本鋼的高級技師羅佳全堪稱業界佼佼者。“受益於本溪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羅佳全不斷學習鑽研,錘煉技藝,成為全國聞名的技術能手。在他的模范帶動下,本鋼一批批技術能手脫穎而出,源源不斷為鋼都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工友們如是說。

今年,聚焦“人才興市”發展戰略要求,本溪市明確把“溪才回歸”作為招才引智的主攻方向。事實上,在吸引人才返鄉方面,本溪市在2019年就已開始試點實施了“歸雁行動”。該行動鼓勵支持大學畢業生和退伍軍人回到家鄉,助力鄉村振興。2020年,“歸雁計劃”全面鋪開,吸引大批有志青年紛紛返鄉,在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服務鄉村建設中嶄露頭角。截至目前,本溪已有290名“歸雁”在288個村扎下根,其中124人進入了村兩委,成為村民奔小康路上的領頭雁。

改革體制機制 集聚各方優秀人才

“十四五”時期,本溪振興發展仍處於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面對機遇和挑戰,本溪市堅定不移地全面實施“人才興市”發展戰略,源源不斷地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本溪振興發展實踐中來,贏得發展優勢,打造發展高地。

本溪市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提出繼續壓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分工協作、社會力量發揮作用的人才工作局面。

目前,本溪市正著手完善人才培養支持機制,改革財政科研經費管理機制,健全開放的人才引進機制,創新“候鳥”型人才引進和使用機制,建立健全以能力業績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機制,完善人才收入分配機制,構建順暢有效的人才成果轉化機制,改革人才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健全讓人才安心安身安業的服務保障機制。

與此同時,本溪還調動全市各部門、各單位力量,積極開展高層次人才智力支持行動,持續為人才聚溪打造一展身手的平台,全力加強重大創新平台建設,構建省級創新平台體系,並主動融入全省人才高地及人才一體化發展。

不僅如此,本溪還提出,要確定一批實施“四大戰略”、建設“五個本溪”所急需的專家人才,並與之結對子、交朋友,通過登門拜訪、邀請回溪、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保持經常性聯系,向專家人才介紹本溪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認真聽取專家人才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引導和鼓勵支持專家人才圍繞本溪振興發展參與決策咨詢,開展科技攻關、創新創業創投,並竭力幫助專家人才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專家人才對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責編:王斯文、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