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經濟民生

阜新:轉型之城的民生溫度

侯悅林
2021年11月16日14:45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轉型之城的民生溫度

核心提示

如果說,1960年版五元面值人民幣上的海州露天礦,全亞洲最大發電廠曾經是阜新人最突出的自豪感來源,那麼如今寬敞明亮教室裡的琅琅讀書聲,風馳電掣的高鐵列車,百花齊放的創新創業熱潮……正讓眼前的柴米油鹽匯聚成詩和遠方。

在玉龍湖畔騎行,在西市場品嘗特色美食,在人民公園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長跑,在海棠山感受秀美風光……隨著多元、包容、開放、幸福的大門在阜新市次第打開,每一位市民都真實地觸摸到了文明、情懷與溫度。

城市建設,最終落點於人。轉型發展,最終惠及於群眾。阜新,歷經20年淬煉,打磨出一座幸福與溫暖之城,日益展現“物阜民豐,煥然一新”的迷人風姿。

盡銳出戰

打贏脫貧攻堅戰

“現在村子美了、腰包鼓了、心氣順了,咱們這些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庄戶人,過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日子。”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於寺鎮官營子村村民王娟笑著說。

在遠離城市上百裡的官營子村,396戶農民住進了樓房。電梯、上下水、寬帶、暖氣樣樣不缺﹔污水處理廠、幼兒園、托老所、衛生室應有盡有。

曾經的官營子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貧困人口佔總人口的1/3。如今,村東養殖區牛羊肥壯,村西雜糧區稻谷飄香,村南果樹區碩果累累,村北棚菜區綠意盎然,村民守家在地有事干,有錢賺。2020年,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比2015年增長4.6倍。村集體固定資產由幾十萬元增加到近億元。

從貧困村到全國文明村,官營子之變是阜新脫貧攻堅的一個典型樣本。

脫貧攻堅是在煤炭資源枯竭,呈現“礦竭城衰”的背景下展開的。2000年,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城市特困群眾19.8萬人,佔總人口的25.3%。也就是說,每四人就有一人生活在“警戒線”以下。農村情況同樣嚴峻,特困群眾多達60萬人,佔農村總人口的55%。這種城鄉雙重貧困的情況,在全國也極為少見。

狹路相逢勇者勝。作為首批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我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年來,阜新人以愚公移山之意志、時不我待之干勁,上下同心,盡銳出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

在阜新,97340名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年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038元增加到11124元,年均增長29.6%,高於全市農民收入年均增幅14.6個百分點,高於全省貧困人口收入年均增幅6.6個百分點。197個貧困村出列,阜新、彰武兩縣脫貧摘帽。

卻顧所來徑,這是城市經濟轉型與農村精准扶貧同步推進的20年,是黨員干部夙興夜寐、篳路藍縷,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戰的20年﹔是歷史上首次整體消除城鄉絕對貧困,闊步邁向全面小康的20年。

沃野生金,田疇披錦﹔稻禾青青,牛羊滿圈﹔雞犬相聞,炊煙裊裊……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造就出一個個“官營子式”的欣欣向榮的新農村圖景。

今非昔比

半數以上城鎮人口出棚進樓

“最怕上廁所了,幾百戶共用一個,早晨高峰期要排長隊,急死個人。”太平區孫家灣街道矸子山社區黨委書記姚立男回憶起當年的棚戶區歲月,依然嘖嘖搖頭。

棚戶區,資源型城市特定的歷史產物。在當時“先生產、后生活”觀念指導下,礦工們在礦區的“三邊”,也就是礦山邊、鐵路邊、高壓線走廊邊,建起大量簡易職工住房,形成“百裡礦山、百裡棚戶”的景象。當時,礦區人均住房面積僅6.6平方米,三代人“擠”一鋪炕的現象十分普遍。

阜新棚戶區總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佔全省棚戶區總量的1/3。煤炭開採還形成101平方公裡沉陷區,8萬多名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曾幾何時,“鐵道南”在阜新人心目中是居住條件差的代名詞。以鐵路為界,北面是市區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南面是礦區集中連片的棚戶區。

孫家灣位於海州露天礦南緣、高德礦一號井以東,興盛於1913年,是阜新礦區興起較早的地區,素有“先有孫家灣,后有阜新市”之說。

2005年4月4日,被列為“天字號”工程的棚戶區改造拉開帷幕。2008年,孫家灣街道整體搬遷至太平區高德東山地區,涉及6000余戶2萬余人。孫家灣人從此告別低矮逼仄的棚戶,住進寬敞明亮的樓房。

轉型以來,阜新強力實施採煤沉陷區治理和棚戶區改造兩大民生工程。採煤沉陷區治理面積132萬平方米,受益居民4.3萬戶﹔改造棚戶區124片,拆遷22.2萬戶。僅此兩項就惠及全市一半以上城鎮人口。

如今,“鐵道南”再也不是舊模樣,從新邱區到清河門區,從城南到孫家灣,逶迤百裡的礦區,一個個花園小區拔地而起。從“鄉下人”到“城裡人”,從平房到樓房,從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棚改,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風貌。

孫家灣街道盛城社區居民張淑芹原來住在煤泥河邊,整天在三尺鍋台前忙碌,燒水、做飯、取暖都離不開煤。“手指縫裡全是煤灰,咋洗都不干淨。” 現在,她衣著光鮮,是小區廣場舞的主力。

近年來,阜新市開展“三供一業”、早期棚改小區及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進一步提升居住品質,滿足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海州區平西街道惠西小區居民自發創作了23幅手繪牆畫,生動描繪了老礦區、新小區的種種場景。這裡的2.3萬名居民大多是礦工及其家屬,他們以這種質朴而熱烈的方式,表達出濃濃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小城有大愛,建起廣廈千萬間。群眾的張張笑臉,恰是城市最美的風景。

日新月異

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曾幾何時,阜新既無空運機場,又無水運港口,交通相對落后一直是經濟發展的瓶頸。“要想富,先修路”是貫穿轉型全程的一條鐵律。

“坐汽車一過鐵路,路面就變得坑坑窪窪,汽車如同顛簸在驚濤駭浪裡一樣,時時刻刻都有翻‘船’的可能。”這是20年前一位記者筆下的煤城路。

煤城路是橫貫東西的城市主干道,曾是礦區生產運輸的重要通道,沿途有海州露天礦、阜新發電廠等30余家礦區企業。在採煤紅火的年代,這裡車水馬龍,晝夜不息。隨著資源枯竭,煤城路逐漸歸於沉寂。由於年久失修,道路破爛不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阜新是新中國最早建立起來的能源基地之一,也是最早出現資源枯竭的城市之一。由於煤炭產業、礦區人口、煤礦職工的比例遠高於其他同類城市,資源枯竭以后各種社會問題集中涌現,具有鮮明的斷崖式下跌特性。2000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2億元,人均218元,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30.5%。城市維護費支出更是少得可憐,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9%。不僅煤城路破敗不堪,就連解放大街、中華路等骨干道路同樣窄破臟亂。

吃水難、住房難、行路難、看病難、上學難、如廁難……各種難題、矛盾交織在一起,注定轉型之路荊棘滿布、困難重重。阜新人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之精神,開啟一段段拓荒之旅。

轉型伊始,煤城路改造就被列為重點工程,此后歷經數次改造提升,這條爛泥路舊貌換新顏,寬闊平坦、濃蔭匝地、暢通無阻,成為造福附近10萬名居民的幸福路、致富路。

2002年8月21日,阜錦高速公路通車,這是阜新境內第一條高速公路,從阜新到錦州港隻需1個小時,按照國際慣例,阜新成為沿海城市。此后,沈彰、鐵阜、阜朝等高速公路相繼通車,搭建起四通八達的“豐”字形網絡。

2002年4月28日,阜新——上海直通列車開通,一條鐵路大動脈串起京津冀和長三角,大大延展了對外開放的觸角。

2007年11月10日,巴新鐵路開工建設。2015年1月15日,開通區間運營。打開地圖不難發現,巴新鐵路橫跨內蒙古、遼寧兩省區,其路徑與“一帶一路”相關線路高度吻合,為阜新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和中日韓經濟合作,提供了無限可能。

2021年1月22日,京沈高鐵全線開通,阜新成為遼西、蒙東地區鐵路交通樞紐城市。

道路面積增長338%,排水管長度增長335%,人行道面積增長702%,路燈數量增長299%……數字大幅增長的背后,是城市一天天地亮起來、綠起來、美起來。

2001年以來,新增行道樹十余種,新增綠化樹木15種,大量引進紫蘇、油菜等20余種鄉土花卉,實現一街一花、一路一景。在迎賓大街兩側綠毯似的草坪上,從枝繁葉茂的銀杏樹到造型別致的水臘球,從宛若飄帶的綠籬到艷麗的鮮花,共同構建出“阜新式”的視野通透、層次分明、綠量充足的景觀大道。

轉型以來,開展“一區帶一鎮”的行政區劃調整,實施市中心、阜新縣城、新邱區“三位一體”城區發展規劃,構建“一核一軸兩區兩帶”空間發展布局,高標准建設玉龍新城,城市規劃一脈相承,層層遞進,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欣欣向榮。

幸福宜居

民生為先打造溫暖之城

時至今日,阜新的魅力不僅體現在高樓大廈構建的壯美“天際線”,也體現於關系千家萬戶柴米油鹽的“地平線”,處處可知可感。

磨得锃亮的水磨石地面、朴素的白灰牆面、老式的辦公家具……這幢極具年代感的建筑,就是阜新市政府辦公樓。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政務服務中心、玉龍樞紐客運站、中心醫院病房樓等造型優美、功能完善的公用設施。

政府過緊日子,保障群眾過好日子,這是阜新始終堅持的民生建設主線。

轉型之前,阜新市吸納就業的能力每年隻有8000人,而下崗失業人員則以每年2萬人的速度遞增。2000年,下崗失業人員佔全部職工人數的36.7%。城鎮登記失業率達7%以上,居全省第二。

人往哪裡去,這是轉型必須破解的難題。

轉型伊始,以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為突破口,重點發展一、三產業,全力以赴保飯碗、保民生。2002年3月,細河區四合鎮鹼巴拉荒村建成全市第一個下崗職工再就業基地。2002年至2004年,以鹼巴拉荒村為樣本,在城市近郊建設了數十個農業示范園區。此后,阜新歷屆市委、市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拓展現代農業的內涵,引進雙匯、伊利等龍頭企業,壯大三溝、小東北等本土企業,成為接續替代產業的重要“組件”。

阜新市始終堅持就業優先,把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久久為功,持續用力。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重點發展三大產業基地、十大產業集群和四個優勢產業,以產業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就業形勢持續平穩向好。

轉型以來,城鄉低保標准不斷提高,社會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失業保險實現應保盡保,“友愛阜新”建設如火如荼,廣泛開展“蓓蕾生命救助計劃”“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等社會救助活動,黨員干部、企業家、志願者紛紛加入其中。時時有關愛,處處有溫情,厚道善良的阜新人守望相助,攜手走出轉型初期的困頓與焦慮,迎來柳暗花明的新時代。

在“先生產、后生活”觀念指導下,阜新城市建設、民生事業、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越積越多。轉型以來,他們不斷推動服務業向品質化、多樣化、專業化發展。大商新瑪特商場、萬達廣場等零售巨頭紛紛落戶阜新,星巴克、肯德基等品牌連鎖店遍地開花,意通物流園、彰武豪德農貿物流中心等專業批發市場投入運營,形成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以阜新、彰武兩縣縣城為節點,輻射農村的商貿流通網絡體系。

施劃公共停車泊位、改造老舊小區、提升主城區排澇能力、建設全民健身設施……阜新把80%以上財力用於民生領域,每年滾動實施一批民生工程,以摸得著、看得見的成果,真正讓群眾得實惠。轉型之初的就業難、住房難、行路難、就醫難、就學難、生活難逐一化解。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永遠站在人民的立場,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轉型的一項基本經驗總結。

今年1月,阜新在全省率先實施了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人大代表以投票表決的方式,選出2021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人民事,人民定,精准對接群眾所憂所需,民生服務不斷向細處著眼、向深處著力。

一枝一葉總關情。對城市而言,“幸福感”是市民對她最大的肯定與褒獎。阜新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讓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