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工業互聯網賦能,讓廢鋼不“廢”

湯龍
2021年10月19日23:42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在10月19日上午舉行的2021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互聯網+鋼鐵”專題會議上,“金鏈”再生資源產業數字化平台全面上線。

該平台上線后,將推進用數字化手段加強行業管理,為再生資源產業強鏈、補鏈。在“雙碳”政策下,對接廢鋼回收企業和利廢企業的需求,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的同時,也為企業節能減排、綠色化發展提供了智慧解決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接受採訪。人民網 湯龍攝

在會議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接受了採訪。他表示,要提升鋼鐵行業運行能力和促進鋼鐵行業節能減碳,5G+工業互聯網技術的賦能尤為重要。

鋼鐵工業是中國第二大碳排放行業,促進鋼鐵行業節能減碳,將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多用1噸廢鋼可減少約1.6噸碳排放,加強廢鋼鐵的綜合利用,提高廢鋼比,將是鋼鐵工業減少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干勇院士看來,鋼鐵資源的再利用也是中國未來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在雙碳經濟中,這是非常重要的領域。因為廢鋼鐵是唯一可大量替代鐵礦石的鐵素原料,是可無限循環利用的綠色再生資源。

在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廢鋼利用量達到3.2億噸。

日漸紅火的廢鋼市場,在未來幾年或將迎來一個“大時代”。如何讓廢鋼市場在陽光下運行,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一部分廢鋼回收經營企業出現了開票品名異常,資金流、貨物流、票據流不清晰、業務真實性難核查等問題,這讓廢鋼回收經營企業蘊藏著很大的稅收風險。

“金鏈”再生資源產業數字化平台,可以讓廢鋼的交易公開化透明化,通過區塊鏈、標識解析技術,將生產利廢、資源回收等產業節點數字化,為監管部門提供決策數字依據,通過實現跨越性信息共享,最終達到生命周期管理、質量追溯、供應鏈優化。平台的運行,還能夠解決“開票難”“監管難”“融資難”三大痛點。

據了解,遼寧每年大概有2000萬噸的廢鋼產業規模,應用區塊鏈技術和5G+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再生資源產業數字化平台有利於讓這些隱性產業轉化為顯性產業。

(責編:湯龍、那其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