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區縣鄉村

文旅融合風帆勁 燈塔爭創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2021年09月27日13:31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文旅融合風帆勁

雞冠山風光秀美,成為山水游的好去處。圖片由記者嚴佩鑫攝

大河南鎮新光朝鮮族民俗村載歌載舞開門迎賓。

核心提示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

“有詩和遠方,更要留得住美麗的鄉愁。”近年來,遼陽燈塔市依托自然生態、歷史文化以及特色產業等資源優勢,高揚文旅融合的風帆,奮楫前行,不斷蕩起秀美的漣漪。“十三五”期間,燈塔市旅游收入和接待國內旅游人數逐年攀升,實現旅游總收入581億元,接待國內游客2167萬人次,直接吸納旅游從業人員3.5萬人次,不斷向著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目標邁進。

布局發展空間 做強旅游產業

葛西河畔郁郁蔥蔥,微風拂過,水面上泛起層層漣漪,鏡頭定格瞬間,讓人不禁怦然心動﹔蜿蜒迂回的燕州城承載著2000多年的風霜雨雪,緩緩流動的水波,講述著這座小城的變遷﹔漫步朝鮮族民俗村燈塔市大河南鎮新光村,載歌載舞中,品朝鮮族特色美食,享受愜意時光……

9月的燈塔,正在徐徐展開一幅幅屬於秋的美麗畫卷:燦爛、浪漫、甜蜜、美好……

這得益於燈塔市高度重視旅游工作,樹立“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理念,以提升精品旅游景區(點)為重點,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市、構建旅游服務體系為目標,立足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加快與全省旅游經濟融合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心、兩帶、三區、多點”的旅游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心:以燈塔城市文化生態旅游為中心,依托葛西河生態走廊、高公館、小西湖和福之福森林果園精心打造城市文化生態游。

兩帶:燕州城至胡巴什旅游觀光帶和小小線(燈塔段)沿線旅游觀光帶。燕州城至胡巴什旅游觀光帶既有山、水、崖、洞旖旎秀麗的自然風光,又有彌漫著古戰場硝煙的歷史傳說。分為燕州城片區、雞冠山片區和胡巴什片區。依托龜山燕州山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資源優勢和濱河路及其輻射的生態和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融入太子河歷史文化風光帶,打造遼寧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夏季避暑養生度假勝地。小小線(燈塔段)沿線旅游觀光帶西起五星鎮千畝海棠果園,東至柳河子鎮太陽谷庄園,以此作為燈塔發展全域旅游的主陣地。西線依托葡萄產業資源優勢,打造“十裡綠色採摘長廊”。中線依托李兆麟故居,精心打造省紅色旅游精品景區。東線,依托品牌酒業——太陽谷冰酒,展現獨具魅力的冰酒文化﹔依托順峰鋼鐵特有的資源優勢,打造工業旅游,展現別具匠心的“礦坑文化”。

三區:佟二堡國際皮草購物旅游區、遼峰小鎮休閑農業旅游區和燕州歷史文化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佟二堡國際皮草購物旅游區提煉厚重的皮草文化,提升服務功能和品質,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塑造“中國裘皮之都”新形象。遼峰小鎮休閑農業旅游區依托遼峰葡萄產業,打造冬季賞花、四季採摘精品。燕州歷史文化風景區依托國保級單位——燕州山城,將旖旎的自然風光和彌漫著古戰場硝煙的歷史相結合,精心打造遼寧省文化旅游勝地。

多點:包括旅游農家樂、精品民宿、旅游商品生產企業、農業旅游觀光園、水果蔬菜採摘園、休閑垂釣園和各類自然生態景點,這麼多的旅游業態和元素在旅游產業空間內呈點狀分布,為核心景區提供輔助和補充功能。

項目齊頭並進 景區提檔升級

五顏六色的小風車隨風轉動,游客們隨著動感的音樂,蕩起網紅秋千,歡聲笑語響徹山谷……9月26日,秋高氣爽,位於燈塔市西大窯鎮西大窯村的從前漫花谷景區,來自鞍山、本溪、丹東等地的游客停下腳步,享受花谷裡的慢時光。

進入9月,剛剛投入運營的從前漫花谷景區,成為遼陽及周邊游客爭相打卡地。作為遼陽重點旅游項目,從前漫花谷景區於2020年12月初興建,計劃投資1000萬元。一期投入500萬元,現已投入運營。

燈塔市旅游項目建設勢頭強勁。全長56.8公裡、總投資1.2億元的燕州風景區燕濱路工程建設預計今年年底竣工,投資2000萬元的太陽谷庄園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項目,現已全面竣工……

既有新項目的上馬,也有老景區(點)的升級。燈塔市十分重視對A級景區的培育,指導各景區(點)提質升級。按照國家A級景區的標准完善基礎設施,加強軟硬件建設,不斷提升旅游服務功能,提高旅游接待水平。截至目前,葛西河生態走廊被認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遼峰小鎮休閑農業旅游區被認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佟二堡國際皮草購物旅游區成功晉升為國家4A級購物旅游區﹔太陽谷庄園景區被認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鄉村旅游成為新熱點。燈塔市注重培育、推介旅游特色商品,28種旅游特色商品中,有10種被認定為遼陽旅游特色商品。從2017年開始,燈塔市開展了星級農家樂、普通農家樂飯店的競賽評比活動,被認定為省五星級農家樂1家、省四星級農家樂2家、省三星級農家樂3家。目前,燈塔市共評出西大窯鎮官屯村等10個全市鄉村旅游示范村和5個全市鄉村旅游特色村,有2個村被認定為遼寧省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有2個鄉鎮被認定為遼寧省鄉村旅游示范鎮。

宣傳推介持續發力。燈塔市充分挖掘省內外的旅游資源,積極為旅游企業和各地旅游商合作牽線搭橋。目前,佟二堡國際皮草購物旅游區已和省內外近百家旅行社簽訂了合作協議,遼峰小鎮8家農事企業已同省內外57家旅行社簽訂了旅游觀光、餐飲住宿、水果採摘、親子娛樂等合同。

挖掘深厚底蘊 注入文化內涵

國家3A級旅游景區葛西河生態走廊,整體設計體現了“滿韻清風、秀美燈塔”的主題,讓古典藝術與現代藝術完美結合。紅色教育旅游新地標——燈塔市黨史美術館、燈塔市抗日史館,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故居和紀念館,成為當地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基地,引導市民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看得見山清水秀,品得蔬果芳香,可沉浸式體驗歷史文化遺存。燈塔市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現有不可移動文物總量為91處,包括古遺址44 處、古墓葬20處、古建筑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燈塔市以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依托豐厚的文旅資源,建立和完善觀光、休閑、採摘等綜合性旅游產品體系,在項目、服務、品牌、機制上求突破,實現融合發展,推動旅游全域化、旅游品牌化、服務常態化發展,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堅持規劃先行。燈塔市編制、完善全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和燕州風景區、城南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專項規劃,並將旅游業發展規劃納入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體系,出台《關於促進旅游產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旅游產業改革創新,科學發展。

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燈塔市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進一步提升燈塔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完善旅游產業鏈,全方位發展“食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加強旅游人才培養,提升旅游服務功能,推動全市旅游一體化發展。

突出旅游資源融合發展,凝聚全域旅游發展新合力。近年來,燈塔市整合開發旅游資源,以佟二堡鎮、西大窯鎮和雞冠山鄉為重點,圍繞佟二堡皮草購物和燕州城、雞冠山、葠窩水庫為一體的燕州風景區,打造國家級旅游勝地。

開發鄉村旅游,打造沈陽周邊休閑旅游特色名地。燈塔市加快推進遼峰小鎮和太陽谷小鎮基礎設施和特色產業項目建設,再培育一批燈塔特色鮮明的小鎮。圍繞新光村、高麗寨村、后屯村等一批特色村寨,包裝挖掘優勢,全力打造特色村寨旅游。

實施百園計劃,展現燈塔全域觀光農業突出亮點。充分發揮各鄉鎮養殖、種植、特色農業園區的優勢,開發旅游重點,包裝旅游項目,培育農業觀光區,確保全市打造100個特色農業園區。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