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縣建起雜糧產、加、銷一體化農業產業鏈

金秋九月,豐收在望。9月25日,在朝陽市建平縣朱碌科鎮雜糧種植示范基地,沉甸甸的谷穗迎風搖曳,紅紅的高粱顆粒飽滿,農民臉上挂滿了豐收的喜悅。
“我們雜糧基地有1.3萬畝,種植谷子、高粱等有機品種22個,今年雜糧大豐收,與往年比增收了三成以上,農戶每畝可增收500元至1000元。”懷志雜糧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懷志說。
建平縣是我國雜糧主產區,近年來,全力發展“生態、綠色、有機”雜糧品牌。今年,建平縣以國家級“一鎮一品”示范鎮朱碌科鎮為中心,輻射東部十余個鄉鎮,種植有機、富硒、富鍺等雜糧110萬畝,雜糧種植面積位列全省第一。
“現在黨的政策好啊!種地時,政府幫助解決用水、用電問題﹔秋收時,糧食加工廠按協議收購。現在,咱農民種糧食的勁頭十足!”在朱碌科鎮北老爺廟村,農民宣國范笑呵呵地說。
今年,北老爺廟村建設了2000畝谷子種植基地,選取適合本地種植的谷子品種,畝產達500公斤,農民每畝純收益可達2000元。村裡與懷志雜糧有限公司簽訂了種植訂單協議,解決了農民后顧之憂。建平縣農民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全縣雜糧種植面積達110萬畝。
為提高雜糧產品附加值,建平縣著力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培育了懷志米業、源豐雜糧、王老漢米業等龍頭企業,形成了“硃碌科”“王老漢”“土妮”“紅山綠珠”等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建平縣從事雜糧深加工企業129家,年加工銷售域內外雜糧60萬噸,實現產值60億元。從事雜糧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400余家,帶動農戶10萬余戶。
“建平小米綠色有機,顆粒均勻,營養豐富……”連日來,在建平縣電商產業園,主播們正通過現場直播網上推介,為建平特色雜糧線上找買家。在他們的努力下,一件件包裝精美的雜糧產品從朱碌科鎮雜糧交易市場運出,裝車發往全國各地。依托互聯網,建平縣各雜糧企業積極開展直播帶貨、線上銷售,僅小米單品銷量已連續三年在淘寶網位居全國第一。
“目前,建平縣將雜糧產業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發展產業,開展線上、線下協同運營,力爭到2025年,全縣雜糧加工企業達到160家,市級以上雜糧龍頭企業達到20家,年實現加工銷售雜糧80萬噸,從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帶動鄉村振興。”建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鞏俊生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