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本網原創

鞍山:奧運“金牌”背后的精氣神

王斯文
2021年09月09日13:40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第十四屆全運會開幕在即。在此前的東京奧運會上,鞍山籍運動員共有7人出戰,共奪得了4金1銀1銅的成績。這是自1984年鞍山選手連續10屆參加奧運會以來,成績最好的一屆,金牌總數在全國地市級城市中位居第一。

鞍山市體育發展中心供圖

奧運奪金的背后,是鞍山市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全民健身事業提質增效的強力支撐。以乒乓球為例,鞍山幾乎每天都有數萬人在打乒乓球,堅持常年訓練的少年兒童達千余人。

多年來,鞍山堅持以建設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為核心,圍繞抓好業余訓練這個關鍵,形成了以市級訓練單位為龍頭、縣(市)區業余體校為基礎、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補充,以體教融合為舉措的“三位一體”后備人才培養模式。高質量的后備人才培養是保証鞍山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在全民健身、全市皆“乒”的環境影響下,鞍山基層優秀教練員全力挑選合適人才,定向培養,為國家輸送了大量優秀的運動健兒。

奪得2020東京奧運會男子吊環金牌的劉洋曾經是鞍山市軍事體育學校的一名隊員,他的啟蒙教練孔繁啟表示:“每個孩子的身體條件都是不一樣的,作為教練員要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練習的項目。例如,個子矮小的孩子可向競技體操方向發展,而個子較高的孩子可以向藝術體操方向發展。在日常訓練中要因材施教,挖掘隊員自身優勢和特點,為其制訂更加系統的訓練方法,這樣隊員才能快速地成長。”他還說,作為教練要盡可能地與上一級人才接收單位多溝通,了解接收單位需要哪種人才,從而打通輸送渠道。

“選材的成功與運動員是否成材有著密切的關系,科學化選材才能選出好苗子。作為教練員,我們會依照運動員體型、身體素質進行選材,之后根據運動員身體特點進行系統科學的訓練,讓運動員打牢基礎后才上專項動作,一步一個腳印地認真訓練。”奧運冠軍李雯雯的啟蒙教練劉伶介紹說。

為不斷改善和夯實全市業余訓練的硬件條件,提高青少年體育訓練質量和效益,鞍山市以體育訓練學校和軍事體育學校兩所市級體校為依托,合理規劃項目發展,從實際情況出發,鞏固和提高乒乓球、羽毛球、舉重等傳統優勢項目,優先發展足球、籃球、游泳等重點項目,推動項目協同發展。

鞍山市體育發展中心供圖

8月29日清晨,家住烈士山公園附近萬泰社區的市民高先生,和往常一樣,體驗了幾件安設在公園北側的健身器材后,走進緊鄰器材區的室外乒乓球活動基地,揮舞球拍運動起來。

高先生告訴記者,在鞍山,無論春夏秋冬,各大公園、健身廣場、運動場館裡到處都是健身者的身影。市民們有的在湖邊步道晨跑,有的到健身中心練習打球,有的在健身器材區扭腰伸腿……大家盡情享受著健身帶來的快樂。

鞍山市體育發展中心供圖

要讓群眾動起來,離不開體育健身設施的保障。目前,鞍山市體育場地面積為627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9平方米。全市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到100%,15分鐘健身圈在城市社區的覆蓋率達到100%。為加強運動場館開放力度,打造群眾體育好基地,鞍山市奧體中心“一場三館”全年對外開放300天,設置了羽毛球、乒乓球、籠式足球和田徑項目。截至2020年底,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已達9300人,為全市群眾體育蓬勃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完善體育健身設施的同時,鞍山市堅持以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為引領,積極推進群眾體育蓬勃發展。近年來,鞍山市每年舉辦大型國家級、省級、市級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和體育健身項目展示百余場次,參與者達10萬余人次,打造了“季季有主題、月月有賽事、周周有活動”的全民健身發展新格局。同時,鞍山市大力發展傳統自主群眾體育品牌賽事,已連續15年舉辦“萬人千台”乒乓球賽,連續14年舉辦“農村萬人”籃球賽,連續8年舉辦全國登山大會,形成了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營造了濃厚的全民健身氛圍,推動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未來,鞍山市將充分發揮優異的競技體育成績及雄厚的群眾體育基礎優勢,以滿足群眾多元化和多層次體育消費需求為重點,持續優化體育產業結構和布局,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互動融合,全力把體育產業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振興發展賦能。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