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要聞

遼寧:教育公平日益彰顯 辦學質量不斷提升

葛紅霞
2021年09月06日06:19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教育公平日益彰顯 辦學質量不斷提升

從雨天泥濘的土操場到塑膠跑道,從煤爐子取暖的平房教室到寬敞溫暖的教學樓,從粉筆灰濺落的黑板到可以互動的電子白板……這些年,沈陽市法庫縣五台子鎮中心小學校長張繼紅見証了鄉村學校的巨大變化。

相比於硬件設施,張繼紅感受更深的還是教學上的變化。近兩年,在沈陽市舉辦的送教下鄉活動中,每年都有來自市內的十多位名優教師為孩子們上課。農村孩子和城裡孩子一樣,可以與名師面對面,參加學校組織的足球、繪畫等各種素質教育興趣班。

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近年來,我省始終堅持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優先保障教育支出。“十三五”時期,我省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均衡發展,投入近50億元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3000多所,基本辦學條件全部達到底線標准﹔實施“特崗計劃”,招聘教師7558人,充實到農村教學一線。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集團化辦學,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教育資源日趨均衡。“擇校熱”“高價學區房”是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根源在於教育發展不均衡。2019年以來,省教育廳陸續出台改革措施,大力推進集團化、教育聯盟、對口幫扶等多種辦學模式改革,著力解決義務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同時,嚴格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查處教師違規補課,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減輕學生和家庭過重負擔。

教育公平日益彰顯。一年前,住在沈陽市和平區砂山路的張紅紅成為鐵路五校一名學生。“我們沒有‘學區房’,沒想到孩子卻進了‘好學校’。”提起這件事,張紅紅的母親興奮不已。因為集團化辦學,原來的鐵路五校變成了擁有5個分校的鐵路五校教育集團,讓更多學生實現了“家門口上名校”的願望。

實行集團化辦學后,教師在集團內自由流動,帶動各學校優勢互補。各分校之間統一教學管理、考核評價、聯合備課,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和平區義務教育階段6個小學教育集團、3個初中教育集團辦學取得明顯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成立教育集團661個,涵蓋成員學校2687所,佔總數的62%。今年年底,力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達到80%,明年年底實現全覆蓋。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我省推進“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和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輪崗交流,讓優質教育資源流動起來。每年培訓鄉村教師2000人左右,發放差別化補助。一系列舉措讓教師整體水平得到提升,待遇得到提高,實現讓教師安心從教。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名學子。“十三五”時期,我省建立了從學前教育開始各學段全覆蓋的學生資助體系,不斷提高精准資助能力。經過多年不懈努力,2019年,我省全域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國家驗收,城鄉之間、學校之間、區域之間的教育教學水平實現了基本均衡。

“十四五”時期,我省將加大經費投入,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繼續提升農村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統籌推進集團化辦學改革。在鞏固和提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我省義務教育將踏上優質均衡發展的新征程。

(責編:王斯文、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