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遼寧的故事

【穿越歷史的感動】提交辭呈回一線 教書育人記心中

2021年07月08日09:42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故事主人公:曲建武,男,中共黨員,1957年7月出生,遼寧大連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2013級輔導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先后榮獲全國師德標兵、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全國優秀教師,“遼寧好人·時代楷模”等榮譽。2017年,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無論是普通的輔導員、校學生處長,還是校黨委副書記、遼寧省高校工委副書記、遼寧省教育廳副廳長,在曲建武眼中,工作的核心和根本都是為學生服務的。2013年9月,他來到大連海事大學,擔任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2013級輔導員。他把教書做職業,把育人做追求,把青春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和心愛的學生。

曲建武

“我這輩子就干了一件事——學生工作,我要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片原野上劃上我人生的句號!”

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教師曲建武,從輔導員工作起步,又從正廳級崗位辭職重新當上輔導員,一輩子沒有離開學生工作。

他說:“一生即便一無所有,有了學生便有了一切!”

赤子之心——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假如讓我再選擇,我還會做一名輔導員。”談起當年的那個決定,曲建武依然態度堅定。2013年3月,56歲的曲建武作出了人生中一次重大的抉擇:主動辭去遼寧省教育廳副廳長職務,回到大連海事大學教學第一線,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沒有任何行政級別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和年級輔導員。這一決定遭到了許多人的質疑與反對:跑去教學一線,人生是不是倒退?然而,對於曲建武來說,這些年,不論在什麼崗位,曲建武最牽挂的始終是學生,他只是在繼續人生的夢想,將光與熱奉獻給所愛的學生們。

辭職的念頭醞釀已久。2005年初,曲建武頭皮下長了個瘤,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沒有及時去醫院檢查。直到瘤子長成雞蛋般大小,壓迫神經,無法睡眠的他才去醫院看病。“我要和家屬談一談。”醫生神色凝重地說出這句話。“要把人生最后的時間留給學生。”那是當時曲建武腦海中的唯一念頭。他拒絕了醫生的治療建議,在刀口還沒有完全愈合的情況下出院。當曲建武纏著繃帶、帶著帽子參加遼寧省大學生紀念“12·9”運動大會時,他語重心長地對輔導員們說:“一定要愛自己的學生,囑咐他們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彼時,一顆“育人夢”的種子,再次發芽。

2009年,中央召開“加強和改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遼寧省在會上介紹了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經驗。“把‘遼寧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建立起來再回去做輔導員吧!”曲建武把“回歸”的萌動在心中默默擱置,這一等就是三年。

2012年,正逢曲建武對全省孤兒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進行調研,並委托某高校完成了一份三萬五千字的調研報告。在此基礎上,曲建武撰寫了“免除孤兒大學生學費和住宿費”的建議,經同多方溝通,這件事最終塵埃落定。“是時候回去了!”這次曲建武“歸心”似箭,再難動搖。

三十多年了,他何曾一日離開過學生。無論是身為遼寧省委高校工委任副書記,還是遼寧省教育廳副廳長,曲建武永遠是那個喜歡“微服私訪”,經常跑遍各大校園食堂、教室、圖書館、宿舍,樂意與學生談心的“曲老師”。多年了,對學生的愛,早已深深植入他的心田。

“不要行政職務,給我一個教鞭就可以了。”曲建武說。2013年9月,曲建武如願回到了心之歸屬,擔任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2013級輔導員。求知的春天裡,疾步如飛的曲建武和意氣風發的青年,一起追趕著世界。

凌雲之志——學生逐夢路上的“引路人”

再次回到校園,曲建武主動提出承擔大連海事大學本科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任務,並先后為外國語學院2013級和信息學院自動化專業、軟件專業2015級學生上過課。還沒有開課,他便找到所教年級學生的輔導員,詳細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以及思想狀況,並做了一份問卷調查,請學生談一談“你的大學夢想”“當前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對你影響最大的一個人、一件事、一本書”……以便在授課過程中有的放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思想理論教學,通常給人的印象是晦澀、枯燥、說教。為了使自己的課堂更加有魅力,每堂課開始之前,曲建武總是認真備課,經常工作到深夜。雖已近花甲之年,但他仍然學習和掌握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進行理論課教學。他走訪了國內外上千所大學,被世界記錄協會收錄為世界上參觀大學最多的人。他將這些大學中蘊藏著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梳理,寓於理論課教學之中,將課上與課下結合起來。曲建武稱自己做的這些都是“平凡的小動作”,而正是由於這些平凡的小動作,為他備好每一堂課積累了寶貴的資料。在大學裡,做學問不難,難的是能成為學生精神上的導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不難,難的是學生怎樣通過你的人格影響樹立起堅定的人生信念。

為了與學生更好地溝通和交流,課堂外,曲建武開通了微信、博客與學生互動,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了解學生思想訴求、解決學生思想困惑。特別是在社會上出現較大事件時,他都會及時向學生發送微信,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事件,將生活中的事情與教材知識相結合,使學生主動吸收知識,達到入腦、入心的效果。在講授“愛國主義教育”專題時,他結合釣魚島問題,對大學生進行理性愛國教育,要求大學生自覺做到“四個自信”。

曲建武說自己這30多年就干了一件事,就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一個青年學生,即便知識再多,如果沒有情感,無論對民族、國家,還是對他的父母,甚至自己,都是不負責任的,所以對學生的價值引領是至關重要的。”

在三尺講台,他慷慨激昂﹔面對學生,他睿智真誠。他是可以說心裡話的“爸爸老師”,他的“諄諄如父語,殷殷似友親”讓人看到了“師者”的力量,傳道、授業、解惑,他默默跋涉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把一份矢志不渝的堅守,寫在了大愛無聲中。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