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遼寧的故事

【穿越歷史的感動】躬行船術三十載 國產航母揚國威

2021年07月05日11:14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故事主人公:馬瑞雲,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現任國家級重點工程總建造師。主持完成遼寧艦四次航海試驗保障及港內停泊保修任務。曾榮獲遼寧省第四批“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大連市“創名牌先進工作者”、大連市“勞動模范”、遼寧省“勞動模范”。

馬瑞雲

馬瑞雲的微信簽名是“勝利在你堅持的最后5分鐘”。

他說,國產航母建造從零開始,在各個系統上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施工難點問題。無論艱難困苦,都要堅持下去,再難隻難在心裡。

參加工作近30年,馬瑞雲一直在造船生產一線摸爬滾打,散貨船、集裝箱船、30萬噸超大型油船、海洋工程產品建造,他樣樣精通,是名副其實的造船專家。

2011年,大船集團軍工生產體系調整,馬瑞雲由民品生產部門調任軍品總裝二部部長,開始了全面參與航母工程的生產建造。這讓從小抱有軍人夢的他再無遺憾。“本人也有點軍人情結,從小就羨慕當兵的,后來眼睛近視當不了兵。聽說干航母非常高興,工作中什麼船都造過,真正完整干一條軍工產品從來沒有。”

作為軍工戰線的一名新兵,馬瑞雲變壓力為動力,多年來,他每年休假不到10天,每天早來晚走,第一時間了解生產施工的全面情況和進度。馬瑞雲抓緊一切時間學習軍工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他把軍工戰線上的每一名工人師傅、每一名技術人員都當成師傅,虛心向他們請教,一起討論圖紙。下班以后,他還要在辦公室查閱資料,學習軍用特殊裝備的性能、參數。

建造一艘航母技術含量、工作量遠超過建造20艘超大型油輪。作為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國產航母繁瑣的施工工序和復雜的建造流程,需要工序之間科學銜接、系統之間協作配合、工種之間協同作戰。

馬瑞雲(右二)

重實干,重點工程“嚴要求”

國家重點工程建造復雜在我國造船史上前所未有,建造總量超過15艘海上巨無霸30萬噸(VLCC)工程量總和。從工程每一個設計思想的體現、每一項管理要求的落實,到每一個零件的安裝到位、每一個系統的系泊試驗,再到整個巨系統的聯調共用、人機協作、航行試驗,實現平台每一項功能,其建造過程是無比的艱辛和榮耀。

馬瑞雲沒有經驗可循,如何確保產品建造“精心、精細、精益”,他精心組織開展了大量科學有效的建造策劃和生產計劃准備工作,圍繞建造不同生產階段每個大節點,組織進行科學詳盡的策劃和風險分析,制定相應的解決辦法和應對措施,使工作開展起來有的放矢、穩中求進。

在生產組織過程中,他建立和運用了拉動式計劃管理體系,嚴肅進行計劃考核,加強生產計劃的執行與監管力度,跟蹤問效,跟蹤問責,保証每項工期完成率。

在安全生產、質量管理、保衛保密等各項工作中堅持精細化標准,著眼細節,追求實效。注重各項管理指令的執行,嚴格紀律,強化執行,做到令行禁止。先后組織完成了模擬段建造科研任務,建立和完善了軍品生產安全、質量體系,對工程所需的人力資源、管理文件、環境場地、設備設施和工裝材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准備並通過各階段驗收。

按照“精品工程”要求,對美觀造船、設備保護、提高焊接質量、重點工序等進行專題策劃,做好各級人員全面培訓,為工程建造打下堅實基礎,全面提升了產品建造組織能力和工程管理水平。

敢超越,重點工程“創紀錄”

馬瑞雲(右)

國家重點工程建造由總體、舾裝、電氣等多個專業構成,日常施工需要三四千人、高峰期五千多人同時作業。多個復雜的一級、二級、三級系統及眾多的子系統組成,建造流程復雜、施工工序繁瑣,需要系統之間的協作配合,需要工序之間的科學銜接,需要工種之間的協同作戰。

而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是要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精細的生產指揮組織體系,為此,他借鑒民品項目建造機制,大膽嘗試,提煉出先進的項目管理模式,成立工程六大建造系統組,使系統組的管理與職責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各系統組的工程管理人員既精於自己所負責的工序和系統,又著眼大局,相互支持,協同配合,適應系統工程施工管理需要。

由於重點工程的特殊性,許多攻關項目均為國內造船行業首次嘗試,不僅要按進度完成,還要保証安全可靠,打造精品工程。因此每當施工中出現技術難點,他總是與工程技術人員一起研究解決。如,某項高精度、高難度的施工項目需要在夜間進行,他親自精細生產策劃,安排工程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白天准備,夜間根據氣候溫差變化嚴格組織施工,僅在半年多的時間內就組織了一百天的連續施工,為工程建造取得突破性進展夯實了堅實基礎。工程施工量、總體進度和安全質量控制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也為大船集團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謀大局,重點工程“抓育人”

作為國家重點工程總監造師,他深知項目的建造質量是確保國防建設打得贏的根本,而通過項目建造挖掘和培養一批高精尖人才則是為國家儲備后續發展力量的源泉。為此,他在項目建造管理過程中,始終從講政治的高度抓好后續人才的培養,始終以“建造一艘現代化的重點工程,健全一套適應重點工程建造管理的體系,打造一支重點工程建造專業隊伍,樹立一個可傳承的重點工程精神”為目標和指引,堅持不懈的抓好重工工程人才儲備工作。

他注重軍工文化建設和各類人才的培養,通過各種平台與形式,大力弘揚“愛國、創新、科學、拼搏、協作”的工程精神,組織開展“軍工之星”評選活動,積極營造 “軍工光榮”的良好氛圍,牢固樹立“軍品第一”、打造“精品工程”的理念。積極選拔一批80后的年輕骨干充實到重要崗位鍛煉,培養了一批有責任、能擔當、有能力、會管理的青年建造人才,建設了一支素質過硬、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軍品建造管理團隊,以及作風硬朗的軍工生產施工隊伍。作為大船集團軍工隊伍的一員,馬瑞雲每天第一個來到單位,第一件事就是到船上和各施工區域走一遍,與員工打成一片,多年來,他幾乎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為了工作,他一次次地奉獻了自己的帶薪休假,一次次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

隨著國家重點工程的持續推進,一個個重要節點不斷實現,短暫的成功和喜悅並沒有讓他停下拼搏的步伐,面對工程建造難度不斷增加,馬瑞雲正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工程研制,不忘初心,扑下身子,埋頭實干,為早日實現祖國和人民的期盼,繼續攻堅克難、拼搏奉獻。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