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共遼寧省委召開第六場“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遼寧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共建“一帶一路”,建設東北亞經貿合作中心樞紐,打造對外開放合作新前沿的重大部署、重要舉措和積極成果。
遼寧是我國最早開放的沿海省份之一。1979年,遼寧省在香港設立中遼貿易公司。1982年,東北地區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沈美日用品有限公司在沈陽成立。2009年,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
十八大以來,遼寧出台了一系列對外開放政策措施,加快補齊開放合作短板,全省對外開放發展的內在動力不斷提升,開放活力不斷增強,形成了嶄新的全面開放格局。
2018年到2020年,全省引進內外資資金1.4萬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投資領域逐漸由原來的冶金、石化、汽車等傳統領域向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等新興領域拓展。值得一提的是,服務業成為遼寧利用外資的主要增長點,2020年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15.5億美元,同比增長25%,佔全省總量的61.7%。
“十三五”時期,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累計33791.9億元,年均增長1.86%。遼寧的商品已經出口到全球214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對外貿易結構持續優化。2020年,一般貿易進出口額佔比提升至63.7%,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佔比提升至50.3%、18%。
遼寧還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十三五”期間,全省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貿易額達到9626億元。2020年,以沈陽為起點開行中歐班列同比增長80.95%,發送箱量同比增長64.5%。此外,遼寧省與56個“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開展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建設完成近3萬座5G基站,服務“一帶一路”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
在建設對外開放平台的過程中,遼寧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家賦予遼寧的123項試點任務全部完成,12項遼寧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113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大連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一批高能級開放平台,正成為遼寧對外開放合作的新高地。
此外,遼寧與國際上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通過舉辦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首屆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重大活動,遼寧成功簽約一批高質量合作項目。多層次、多領域的國際交往,增強了遼寧全面開放的國際影響力,擴大了國際“朋友圈”。
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站在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的歷史起點上,遼寧將繼續在對外開放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遼寧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宋彥麟表示,遼寧將進一步優化開放布局,以推動東北亞深度合作為重點,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打造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經貿合作中心樞紐。充分發揮沈陽、大連兩市對外開放“雙引擎”引領作用,推動“一圈一帶兩區”開放。以“引資補鏈”“引資擴鏈”為重點,加快實施一批利用外資重大標志性工程。同時,提升開放平台載體能級水平,對標海南自貿港和上海臨港新片區,高標准建設遼寧自貿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