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屏時代,你的閱讀方式變了嗎?

上官雲

2020年12月18日10: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看紙書、聽書……讀屏時代,你的閱讀方式變了嗎?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日前媒體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統計,北京市2020年居民閱讀總指數大幅提高,達到83.62。其中,居民“個人閱讀指數”達到87.98。

讀好書能令人眼界開闊。眼下,人們的閱讀方式也有了多種選擇:讀電子書、聽書、看紙書……當你想讀書的時候,更青睞哪種?

你是“低頭族”中的一員嗎?

環顧四周,候車室、通勤路上,“低頭族”似乎隨處可見。看電子書、讀新聞……對許多人來說,這是消磨碎片時間的一種方式。

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統計,北京市2020年居民閱讀總指數大幅提高,達到83.62。其中,居民“個人閱讀指數”達到87.98﹔未成年人人均圖書閱讀量達到12.23本。

今年早些時候,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主要成果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成年國民的綜合閱讀率為81.1%,較2018年的80.8%提升了0.3個百分點。

另外,仔細分析,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79.3%,較2018年的76.2%上升了3.1個百分點。

數字化閱讀的發展,提升了國民綜合閱讀率和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整體閱讀人群持續增加,但也帶來了紙質閱讀率增長放緩的新趨勢。

“最喜歡讀紙書的質感”

和身邊人比起來,“90后”陶敏的閱讀方式顯得有點“跟不上潮流”。

陶敏發現,身邊有很多人都在看電子書,也有人喜歡聽書,確實將閑散的時間利用了起來,但她一直不習慣這樣的閱讀方式。

“我喜歡寫東西,看到書裡喜歡的段落或者內容,習慣圈圈畫畫,在紙上記錄感受。”她有時候也會寫一寫讀后感或者短評,對她而言,這是一種記錄。

家裡的每一本藏書,也是她精心選擇的。擔心書弄丟,陶敏給自己買的書都做了編號,比如記下書名、購買地點以及購買日期等等。書偶爾有破損,也會認真修補。

“有人看書折頁做記錄,我也受不了。”她至今比較抗拒看電子書,“單純閱讀時,我更喜歡紙書的那種質感。”

“我喜歡買書,但愛看電子書”

“在快節奏的社會,隨時隨地都可以讀起來才是獲取知識有效的方式。”“80后”涂菲如此概括自己的閱讀方式,“所以,我習慣看電子書。”

因為喜歡買書,每次搬家,份量不輕的藏書都讓人有些怵頭,“有時收藏書像是鬆鼠囤鬆果,辛苦收集那麼多,但一個冬天吃掉的是很少的一部分。”涂菲解釋。

她下載了閱讀軟件和各種閱讀客戶端,“等人的空閑可以看書。但太厚的紙書沒法帶﹔電子書的話,即使隻帶手機出門,也能愉快地在起碼五六本書中選擇吧。”

“也可以看當時的心情,選一本電子書讀。外文書可以隨時屏幕取詞翻譯。”她調侃道,“都說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那看電子書能讓抽絲抽得更快一點吧。”

閱讀方式“更新”帶來的改變

簡單歸納的話,除了看紙質書、電子書之外,有人認為,聽書也是一種閱讀的方法。涂菲說,老年人很喜歡聽書,特別是開車的時候,這也是一種消遣。

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主要成果顯示,2019年,中國有三成以上(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其中,成年國民的聽書率為30.3%。

人們可選擇的閱讀方式多了,類似“碎片閱讀”的話題近幾年也出現得越來越多。有人感嘆紙質書正在失去市場,也有人覺得不用過分焦慮,無非是獲取知識的方式變了。

針對“淺閱讀”,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徐升國表示,數字化閱讀方式中會有“碎片化”內容,但也有使用電子閱讀器等讀書的情況,“淺”與“深”的閱讀同時存在。

如此說來,更值得關注的是閱讀本身。陶敏覺得,不同閱讀方式只是介質不同,重要的是讀到好書時的獲得感和滿足感,“肯多拿出時間看看書,就值得鼓勵。”(應受訪者要求,陶敏、涂菲為化名)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