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多措“落地”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徐娜、楊柳

2020年05月05日07:40  來源:沈陽日報
 
原標題:多措“落地”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倉廩實則天下安。糧食安全事關民生福祉,今年我市農業農村部門加強形勢研判,確立打贏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雙線作戰總目標,依托技術和服務保駕春耕備耕,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落實落地,全力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全市春播糧食作物820萬畝

  2020年,沈陽市落實“兩個不低於”工作要求,全市玉米、水稻等春播糧食作物計劃播種面積820萬畝,糧食產量不低於75億斤。截至4月30日,大田玉米等春播已完成71萬畝。水稻育苗工作已全面完成。根據種植計劃,全市備耕需化肥43.93萬噸、種子2.19萬噸、農膜5906噸、農藥3879噸,所需農資已全部下擺到位。

  中化農業遼寧分公司通過與用糧企業合作,向規模種植戶精准釋放訂單,全年計劃在我市服務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生產面積50萬畝。目前,已簽約全程糧食作物生產服務面積82950畝。

  市農信聯社、郵儲銀行沈陽分行、市農商銀行和農業銀行沈陽分行等部門積極為春耕備耕提供金融服務,在各自涉農業務區域和網點設立專職聯絡員與各地農業部門對接,加速貸款投放進度,採取網上銀行、手機APP等方式開展線上貸款服務。市農信社對受疫情影響導致的到期困難還款給予展期或續貸,對影響較大的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利率在現有執行利率基礎上下浮5%。

  高標准農田主動上“保險”

  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沈陽市計劃用一年時間完成今明兩年78.5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任務,截至4月30日已完成建設面積38.705萬畝。

  按照“建管結合、綜合施策”的原則,積極探索高標准農田建后管護新模式,國內首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高標准農田建后修復的新模式,即設立“損毀工程險”,由保險公司負責損毀工程修復。實現了由質量潛在缺陷、意外事故和自然災害三大方面造成的工程損毀均可修復,同時又極大地節省了財政資金投入,解決了建后“管好用好難”“管理成本和資金成本高”的問題。

  目前,該模式已在沈北、於洪、鐵西等區域順利開展了試點工作。

  保護性耕作將達133萬畝

  保護性耕作是一項能夠實現作物穩產豐產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今年啟動了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加快在東北適宜區域全面推行保護性耕作。

  為落實這一新的發展理念,我市在全市適宜耕作區以玉米種植為重點,兼顧大豆、雜糧等旱作作物種類,重點推廣秸稈覆蓋還田免耕、秸稈覆蓋還田少耕兩種保護性耕作技術類型,以開展保護性耕作項目。2020年計劃建成保護性耕作整體推進縣3個(新民市、法庫縣、沈北新區)、縣級高標准保護性耕作應用基地8個、鄉級高標准保護性耕作應用基地20個,全市保護性耕作推廣面積達到133萬畝。

  未來,沈陽市將全面推行保護性耕作,促進我市黑土地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責編:湯龍、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