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雕刻人生 三代為國造幣 宋懷林 宋懷林和兒時的宋煜 宋津民年輕時制作油土型 宋津民為女兒宋煜講述造幣歷史 宋津民夫婦和女兒宋煜一家 宋津民介紹慶祝新中國成立紀念幣 宋津民在造幣廠博物館留影 硬幣,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必需品,它不僅可以交易流通購買商品,有的還是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珍品。 可您知道嗎?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枚在全國發行的硬幣,是在沈陽誕生的! 這第一枚“國幣”的制造者,正是沈陽造幣廠離休干部、高級工藝美術師宋津民。…
外地游客組團到沈陽世博園觀景賞花 無人機拍攝(張文魁) 5月12日是母親節,沈陽世博園郁金香花展正值盛花期。記者當日採訪發現,除了沈陽本地市民,不少外地游客也遠道而來,欣賞百萬余株郁金香花開的美景。…
90萬盆花卉誠邀游客“賞花游” 沈陽市皇姑區春季游暨“北陵公園五月花朝節”於4月28日啟幕。北陵公園管理中心主任姜秀婉告訴記者,今年的花朝節表達的是“賞園中百花,享美好生活”意境,花朝節的花卉品種97個,數量達到90萬盆。…
春暖花開 花卉消費激活“美麗經濟” 春風扑面,很多市民喜歡在閑暇時走進花卉市場和花店,買上一束鮮花或是一盆綠植,裝點自己的家。記者探訪市內的花卉基地和花店發現,市民買花越來越追求個性化,花藝設計等新興業態發展搶眼,花卉電商讓消費更便捷。…
百年八卦街 沈陽城市近代化發展的起點 “從歷史上看,以百年八卦街為中心的南市場和北市場一樣,是沈陽走上城市近代化發展的一個起點。”4月14日,文化學者華峰對記者說:“我一直就有個願望,要好好地研究一下南市場八卦街,然后出一本書。…
東北首個跳傘營地落戶法庫通航基地 “現在高度3800米,准備跳傘!”此時素有“空中大篷車”稱號的GA8飛機艙門已經打開,教練員對著充滿信心的跳傘體驗者下達指令。隨著興奮的吶喊聲,跳傘體驗者隨同教練員在數千米的高空一躍而出。…
“大連造”機車馳騁世界屋脊 4月2日,記者從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獲悉,今年一季度,該公司與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總計約8億元人民幣的機車銷售合同,將有更多“大連造”機車馳騁在“世界屋脊”上。據悉,此次中車大連公司獲得的訂單產品是第二批HXN3型高原內燃機車,可抵御諸多不利環境影響,滿足運用條件十分苛刻的青藏鐵路牽引要求。…
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進入最佳觀鳥季 在晴朗高遠的天空背景下,一群群白鶴隨光而行,舞動如詩……3月27日,第十一屆沈陽法庫國際白鶴節在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拉開序幕。 本屆白鶴節為期兩個月(3月27日—5月26日),主題為“白鶴之鄉帶路傳情”。…
萬建國:書法傳家訓 翰墨繪家風 萬建國書寫的《我們的名字叫“建國”》 沈延毅(前)與萬建國(右一)等留影 沈延毅與萬建國 萬建國的母親滕蘭欣 青年時期的萬建國與老師姚哲成(左) 萬建國接受本報專訪 萬家早年的留影,后排左一為萬建國 在和平區南六經街上,“哲成書畫苑”遠近聞名。61歲的著名書法家萬建國和同樣在書法界小有名氣、現任遼寧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的夫人李玉芳,是書畫苑的共同經營者。…
鶴舞法庫美如畫 3月17日,法庫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內白鶴翩翩起舞,在春風裡顯得格外美麗。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對於北遷的白鶴來說並不是路途中最大的水域,卻成為白鶴及眾多鳥類首選的“客棧”,這足以說明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以及適合涉禽及水禽生存的必要環境。…
新型職業農民進大學“充電” 3月18日,在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省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第一階段培訓班授課正在進行。 來自全省7個項目縣區的80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及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骨干農民走進大學校門,接受培訓指導、創業孵化、認定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學習。…
植保“飛手”受青睞 3月18日,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裝備工程系2018級無人機班的學生正在進行無人機噴洒農藥操作的學習。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高,植保無人機市場快速發展,這讓植保無人機“飛手”成為熱門職業,“科班”畢業的“飛手”備受市場青睞。…
沈陽人鐘情“紫氣東來” 正在進行的“沈陽故宮‘百姓最喜愛的三件文物’評選活動”中,100件文物沈陽人最喜歡哪一件呢? 3月13日,沈陽故宮專家告訴記者:從目前看,投票數排在第一位是2號文物——乾隆御筆“紫氣東來”匾額。 “紫氣東來”匾的背后到底有什麼奧秘?站在沈陽故宮鳳凰樓下,專家向記者講述了“紫氣東來”匾的故事。…
22歲女孩家中臨產 大連120調度員“電話指導”25分鐘 胡娜在接聽電話 3月7日15點16分,一個聲音急促的求救電話打進大連市急救中心指揮調度中心。22歲的女孩小麗(化名)在甘井子區一處出租房內臨產。…
讓更多人樂於奉獻——遼寧葫蘆島愛心志願團隊群像 3月5日,在葫蘆島市文化廣場,郭明義在“跟著郭明義學雷鋒”愛心奉獻集中活動現場與志願者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3月4日,葫蘆島市藍天救援隊隊員在基地庫房清點救援裝備。…
村民都叫他“幫扶書記” 張華亮(左)與農戶在高效大棚中查看農作物長勢。記者 高華庚 攝 走進北鎮市富屯街道台子溝村,一排排太陽能光伏發電板被整齊地安置在一個個院落中,閃閃發光的藍色多晶硅組件迎著陽光,吸吮著太陽的能量。…
遼寧省婦聯組織廣大婦女同唱《學習雷鋒好榜樣》 3月5日,遼寧省婦聯“巾幗秀遼寧”微信公眾平台推出全省14個市三八紅旗手(集體)、巾幗文明崗、巾幗志願者代表、優秀婦女典型代表、最美家庭代表等接力傳唱《學習雷鋒好榜樣》歌曲視頻。以同唱一首歌的形式,引導全省各級婦聯干部和廣大婦女群眾弘揚和傳承雷鋒精神,爭當巾幗雷鋒、爭做新時代雷鋒傳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巾幗力量。…
正月十五,去看元宵節戲曲專場演出 李浩攝 2019年春節假期,沈陽皇寺廟會的“盛京文化港灣,北市戲曲碼頭”——老北市文化園內,琴曲悠揚、余音繞梁,坐念唱打、精彩不斷,傳統好戲天天上演,為廣大市民奉上精彩充實的節日文化大餐。昨日記者獲悉,2月19日正月十五老北市場劇場還將為觀眾奉獻一台精彩的惠民表演——“金豬納祥”2019和平區元宵節戲曲專場演出。…
沈陽政務服務窗口:“急”與“不急”裡見變化 2月11日8時20分,上班時間還不到,沈陽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的70余個服務窗口內就已經整整齊齊地坐好了工作人員,等候前來辦事的企業工作人員和市民。 在自助辦理區,來自工商部門的陳辰捧著一摞資料站得筆直,面前的12部自助辦理終端早就開了機,桌面也清理得干干淨淨。…
留學生包餃子過大年 穿上紅色唐裝,學寫“福”字和春聯,一起學包餃子……1月31日,沈陽建筑大學食堂三樓,外國留學生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在中國同學的幫助下,學中國年俗,過一個純正的中國年。 來自非洲乍得的勞倫特,剛來沈陽半年時間,他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我知道這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老師們教我們包餃子,非常有意思。…